一百六十四 制作堆肥的目的164(2 / 2)

“对,最少三个批次,也就是三万立方米的堆肥。”顾全答道。

“那你觉得就依靠你们这样的生产量,多久能把茂林村的所有农田都使用上堆肥呢?哦,换种说法啊,也就是你所说的土壤改良,那需要多久能把全村的土地都改良了呢?”

尚东河的问题其实也很现实,茂林村可是土地大户,全村虽然只有近千口人,但是却有两万亩的耕地;顾全他们全年也就生产出七千到一万多亩田地需要的堆肥,这样就至少需要两三年才能把全村的田地都使用一遍堆肥。

但是只使用一遍堆肥就能把土地改良过来吗?这显然不现实,所以尚东河的意思是,你这个堆肥场还是小了啊,仅茂林村就需要三年才能施用一遍堆肥,那全镇呢?是不是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呢?

顾全当然明白尚东河的意思了,他立刻笑道:“呵呵…,我和您说实话吧,我并没想把堆肥这件事做大做强,我只是想做试验。”

“啊?你这是什么意思呢?”不仅尚东河诧异,冯梓琳和李继民、陈浩等人也很不解。

“我早就知道仅靠我一个人是做不了改良土壤这件大事的,所以我只想把堆肥做成功,然后再向周围的村民推广。”顾全解释说。

“你是想等成功之后,无偿的把技术告知村民,然后再由大家一起来做土壤改良的事情?”冯梓琳问。

“对,我就是这样想的;我们这里的土地面积大,每户都有不少田地;但要是每家每户都来做堆肥,那就不愁把这些田地改良好了。”顾全继续说道。

“具体说说。”冯梓琳来了兴趣。

“这很简单啊,比如张三家要想把村北这块每年都是用化肥的田地改良了,那他就可以在这里设置一个小堆肥场,他家在这里有十亩地,他就用一亩土地堆肥,然后就可以给这十亩全部使用上堆肥了,而且还可以年年都有这样做,几年下来,那这块田地不就变成良田了么?”

“每家每户都这样做,那不是也要浪费很多田地吗?”

“怎么能叫浪费呢?用作堆肥场的田地,等不做堆肥了之后也可以继续种植作物的啊,浪费也只是一两年的事情啊,如果土地改良好了,粮食产量上去了,那可不就都赚回来了吗?”顾全说。

“嗯,确实是这样,每家都参与改良土壤,那样确实很快就能让土地肥力增高了;而且在这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应给予补贴,那样更能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了。”冯梓琳思索着说道。

“可是、顾全哥,你这样做自己有啥好处啊?”陈浩这时问道。

“呵呵……,我倒是没想自己捞到啥好处,但是却想着要是能把这个地方都变成良田,那我们村的子孙后代都能受益匪浅呢。”顾全指着这附近的田地说的道,这里可都是不好的田地啊,面积还不小呢。

“还有,你的秸秆利用方面也有了个更大的突破,这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冯梓琳赞扬道。

“哦,原来顾厂长图的不是金钱利益,而是一世功名啊。”尚东河开着玩笑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