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西山东山44(1 / 2)

一夜睡醒后,四人泡了方便面就着榨菜火腿肠吃完所谓的早餐,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下船。

船舱所在的一侧正好是靠港的一边,看着码头渐渐靠近,章蕾心想,自己就要在这座城市待上四年了。

下船后,顺着人流走到港口外面。有人带着就是好,不用四处张望寻找方向,也不用找人问路。四人招了一辆出租车,往滨城大学驶去。

滨城市里的地名跟滨城人说话的口音一样别有风味,都是三个字的。而滨城大学在甜水井区,一条蜿蜒的灵水河把学校分成东西两个区,西边是学生宿舍区,东边是教学区。而教工楼也在东边。地形基本上是两边高中间低,所以学生宿舍在西山,而比教学楼更东面的教工楼在东山。

四人下了车,在西山宿舍区靠灵水河的招待所里开了个双床间,把东西放下后,就跟着王晨去他宿舍,顺便参观一下宿舍区。其实对章蕾来说,这一片无比熟悉。而教工楼那片,她是陌生的。

从宿舍区大门进去,沿着一条主干道,一直往西往上走到尽头,到达一座食堂,研究生宿舍区就在这座食堂的斜后方。在路途上,路过一个活动中心的时候,王晨指着边上一幢红砖外墙的宿舍楼说:“你的宿舍,应该就在这五号楼里。”

然后,他们继续往上走,到了顶上的食堂说,“我们学校有好几个食堂,菜其实差别不多,这是一食堂,这里除了大锅菜,还可以点热炒的。然后,我们也有清真食堂的,还有一个食堂可以打半份菜的。这些,你以后慢慢发掘。”

“浴室就在你们五号楼的边上,你们女生的常会排队,不过你既然会去租房子,也就应该不用去排队了。特别是冬天不用每天都洗澡的时候。”

“这就是我的宿舍了,我们研究生是两人一间,但你们本科的就要六人一间了,比这拥挤。不过,你高中应该也是寄宿的吧?所以也不会太不适应。”

“我们先休息下,待会儿我们就去吃食堂吧。有个食堂,就那个可打半份菜的地方,不带饭盒也能打饭。让你们见识一下我们先进的食堂。”

“有多先进?”林园问道。

“不用饭票菜票,用电子卡,刷一下就能付费。”

“哦,那的确先进。我们校好像也要改用这种的了。”

“喏,就是这种卡。”王晨拿出一张一面蓝色一面金色上面有些小孔的卡,“往里面充好钱,打菜时,往窗口读卡器上一插,师傅把菜钱输入,再把卡拔出来,就搞定了。对了,每月补助也是直接发到这里。丢了的话,要去挂失,补新卡。不然,别人也是能刷的。”

“是蛮方便的,不用找零。”章蕾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这哪有十几年后,拿着手机到处扫方便。

四人体验了一把高科技打饭之旅,回到招待所房间里,休息了会儿。然后,一边参观教学区,一边往教工楼的方向走。

经过了几栋教学楼,认清了行政办公楼、图书馆、管理学院、外语系楼各自位置后,一直往东面山上走,在几乎已出了校园的地方,有着一片居民楼,王晨指着前面说:“这几栋就是我们的教工楼了。我们找个房屋中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章蕾,你有什么要求吗?”

“也没啥要求吧。设施全、安静一点的就好,大小没要求。”

四人走进一个房屋中介,问附近有没有房出租。接待的刘女士热情地说,“有,有的,现在还没开学,等开学了,就不容易租到满意的了。你们说说要求,我帮你们看看。你们自己也可看看墙上的出租信息。中介费和看房押金的事,你们知道的吧?”

“我们知道的。”应了一声后,王晨把要求说了下。

刘女士一边翻着一个本子,一边说:“你们要求挺笼统的。那这样,咱们先去看一间,你们再说说是要更大更好的,还是更经济实惠的,咱们再调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