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继后_分节阅读_第3节(2 / 2)

  想来皇帝和皇后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避免他们的唯一的嫡子,也是如今的太子殿下步了皇帝当年的后尘,所以才想到了这个法子来保住皇后之位,保住太子吧。

  林祯年幼的时候也经常听父亲提起过当年他为了保住太子力挽狂澜的事迹,她父亲其实也是个刻板的人,非常重视嫡庶长幼之分,在储君这件事上,他更是坚信只有嫡出长子继位,才能堵得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对稳固江山有利,这也是他为什么冒着被先皇忌惮的风险也要力保太子之位的原因。

  如今历史再度重现,就算父亲再怎么舍不得她,估计也是赞成帝后做法,想要她入宫的。这不仅是为了林家的荣誉,更是为了江山社稷,父亲一生都在为了国家的安稳而出生入死,最不想见到的就是储君之争引起不必要的内战,百姓生灵涂炭吧。

  那她作为父亲最疼爱的女儿,被父亲捧在手心上宠了这么多年,怎么也得满足父亲的心愿,至于她的人生和幸福,也不重要了,趁她现在还没到开窍的年纪,也还没有心仪的人,这个时候做出选择,也不会太痛苦。

  说服自己下定决心后,林祯就放宽了心,安慰自己,既然身为林家女,享受了家族带给她的荣华富贵,那就要在必要的时候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就像林家上面祖祖辈辈的姑娘一样,她们既然都能做到,那她为什么不能做到呢?这样想着,她整个人就阔然开朗了,也终于睡了个安心的午觉。

  到了午饭时间,林大将军和林夫人在饭厅等着开饭了,却见林祯迟迟没过来用饭,不由得担心她是不是一时想不开,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生闷气,甚至自寻短见了。毕竟她一个豆蔻年华的大闺女,突然被告知要嫁给个年纪足以当她爹的男子做续弦,哪怕对方是世间最尊贵最有权力的男子,虽然她没有说出半分怨言,但心中肯定是不情愿的,会一时想不开做傻事也难免。

  林夫人坐不住了,连忙吩咐自己的贴身侍女说:“去小小姐院中看看小姐怎么了,为何还不来用餐。”

  侍女应了声是,便马上出去找小小姐,没想到她才刚走出饭厅,就见小小姐信步悠哉地朝这边过来了,她急忙迎上去对林祯说:“小小姐,您可算是来了,老爷和夫人在饭厅等您好久都不见您,担心得让奴婢去找您呢。”

  林祯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发簪,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俏皮地吐了吐舌头道:“我不小心睡过头了,这不就是来了嘛,让爹娘别担心我了。”

  林大将军和林夫人在屋内也听到了她们俩的对话,听到小女儿用与平常无异的语调和丫鬟说话,知道她并非是因为想不开才没来吃饭,而只是不小心睡过头了,这才放下心来,看了彼此一眼,又是无奈又是心酸的。无奈的是女儿长这么大了,眼看着都要嫁进宫当国母的人了,还是这样不着调,以后该怎么令宫里的人信服,为天下女子的表率?心酸的是,女儿还这样天真烂漫的年纪,就要承担起这么重的使命,他们作为父母却不能帮她,不由得心疼她。

  不过为了不让女儿伤心难过,在林祯进来后,他们就换回了寻常该有的神情,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那样,招呼她道:“祯儿来了,快坐下来用饭,今儿厨房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砂锅鱼。”

  林祯一看到餐桌中间那锅鱼,就马上扑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夹了一口,一边吃一边说道:“唔,是熟悉的味道,好吃!”

  看到她这不像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没心没肺的样子,林大将军和林夫人总算是放心了许多。

第9章 第九章

  餐桌上,林大将军和林夫人见小女儿神色如常地吃着饭,想起她说她想多考虑几天的话,便也不出声询问她考虑得怎么样了,免得影响她的食欲,既然她要多几天时间考虑,那就让她慢慢考虑,不能逼得太紧,反而让她不自在。

  而且林祯的食欲还不错,就着她最爱的砂锅鱼吃了两大碗,看得林夫人心疼不已,一边给她夹菜一边叮嘱她慢点吃。

  林大将军不像那些文臣,他从小就在军营里待着,糙惯了,对子女的家教也没那么严格,不要求食不言寝不语,更不会限制儿女的饮食,在他看来,孩子就是要多吃饭长身体,身体健康强壮比什么都重要,那些礼仪啊都是虚的,他家孩子在家不需要在乎这些,所以林祯从小就不像其他人家的娇小姐一样讲究什么少食多餐,要注意形象和身材不能多吃,在吃方面她还是很豪放的。

  林祯很快就吃饱了,还捂住嘴打了个饱嗝,然后才笑嘻嘻地对父母说:“爹爹,娘亲,我吃饱了,下午我出府,到外面消消食。”

  林夫人见她都半只脚踏进皇宫母仪天下的人了,还像以前那样野,刚想说她两句,就听丈夫先开口对小女儿说:“去吧,不要在外面惹是生非就好。”

  林祯见父亲同意了,也不管母亲要说她什么,便兴高采烈地站起来说道:“谢谢爹爹,那女儿出门啦,晚点回来给您带天香楼的烤鸭!”

  说完,她就蹦蹦跳跳地出去了,林夫人站起来想把她喊回来,就被丈夫拉着坐回椅子上,听丈夫对她说:“算了,由她去吧,她也自由不了几日了,就让她在最后的日子活得肆意一些,以后要想再这么潇洒,怕是没有机会了。”

  听到丈夫这样说,林夫人不禁悲从中来,伤感地擦了擦眼角渗出的泪水,哎了一声。

  林祯迈出林府的大门后,就带着侍女直奔街上,侍女不知她的心事,见她这么欢脱,以为是她那爱玩的性子又上来了,忙一边追上她一边喊道:“小姐,慢点走啊小姐,仔细别被人撞到了。”

  实际上林祯并非是贪玩,而是想到她已经没有多少时日能够留在这里,像现在这样无拘无束地玩耍了,所以才要抓紧时间制造留在这里的回忆,她跑着将整座城走了一遍,去她最喜欢的地方。

  这座城远离皇城,山高皇帝远的,又靠近边疆,虽然没有皇城那么繁荣豪华,但也有它的妙处,这里民风十分开放,还有少数民族,好玩的地方很多,林祯最爱的就是东街最里头的书院,那是她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林大将军不太讲究男女大防,对儿女都一视同仁,别人家的千金都是请女先生在家教书,甚至不让女子识字的,但是林大将军对林祯的要求就是多读书识道理,甚至还要求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林祯五岁的时候,就被送来书院跟其他学子一起念书了。

  她当时在书院是为数不多的女学生,但因为她出身将门,性格豪爽,倒也能和男学生们打成一片,没被欺负过,更是因为念书念得好,在书院很受追捧,以至于她十岁就从书院学成,不用再来念书了。

  虽然林大将军赞成女儿读书,但是女子终究是不能像男子那般考取功名,林祯将书院里的知识学得差不多后,就不用像男学生那样继续留在书院里为考功名而继续深造,而是跟随父亲前往沙场长见识。她的学识和阅历可以说都不比同龄的男子差,更是因为这一点,她离开书院后,昔日的同窗还和她保持着联系,有空也经常相聚在一起交流见闻和知识。

  她来到书院,正是下午,学子们还在里面念书,书院的仆役认得她,就没拦着她不让她进去,她便在走廊和院子溜达起来,回想起自己当初在这里念书时的快乐光景。

  走到院子中的鱼池边,林祯看着在水里自由自在游动嬉戏的鱼儿,不禁生出羡慕之情,羡慕它们几年如一日般自在惬意无忧无虑,而她却渐渐长大,很快就要失去自由。她不免有些触景伤情,就站在鱼池前发了好一会儿的呆,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才将她喊过神来。

  林祯见有人来了,急忙收起自己脸上的情绪,转过头的时候又变回了那个开朗活泼的样子,笑脸盈盈地看向来人。

  来人见果然是她,便马上加快了脚步,小泡到她面前来,激动道:“祯儿,果然是你来了!刚才我在书房里,小厮说好像看到你的身影了,我还以为是他看错了呢!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玩了?”

  林祯也像往常那样轻松地笑着,免得让他看出异常来,应道:“今日闲得无事,突然想起你应该在书院学习,便过来看看你,是不是很感动?”

  听到这话,面前这个英俊挺拔的少年脸颊和耳郭悄悄地红了起来,挠着后脑勺很是不好意思地说道:“难得祯儿想起我,我也有好久一段时间没见到祯儿了,甚是想念,若不是最近功课紧,我都想派人送帖子到你家府上,邀你出来玩呢。”

  林祯算了算日子,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今年秋天好像就是三年一次的乡试了吧,你还是抓紧时间好好看书吧,你父亲望子成龙,天天盼望着要你考取功名呢,可别让他老人家失望了。”

  说到乡试,少年眼里散发出熠熠光彩,显然是对乡试踌躇满志:“那是自然,我早已经准备好了,定要考个解元回来,替我父亲和家族争光。”

  林祯咯咯笑着附和道:“好好好,那我就提前恭喜你了。”

  少年低头看着眼前笑得花枝乱颤的少女,心中有很多话想对她说,却又碍于脸皮薄说不出来,最后只好别过脸,转移了话题,假装遗憾地说道:“可惜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然我们还能一起参加乡试,会试,甚至是殿试,然后一起金榜题名,入朝为官,成为同僚一起共事。”

  林祯就洋洋自得道:“那你就不怕我事事都压你一头,让你抬不起头来?”

  这话可不是林祯自满,而是她真的有这个实力,少年与她同窗数载,自然也清楚她说的不是大话,所以听到林祯这话后,少年并没有反驳,而是小声补充道:“只要能和你一直在一起,无所谓的。”

  他这话说得小声,林祯没听清楚,就“啊”了一声,问道:“你刚说了什么?”

  少年连忙摇头道:“我没说什么啊,我说,等考完乡试后,我应该就会有时间了,到时候我们去郊外以前常去的亭子举办雅集怎么样,喊上我们昔日的同窗,我们已经好久没聚过啦。”

  雅集是学子们最爱的聚会,在雅集上他们可以饮酒喝茶,吟诗作对,弹琴书画,十分高雅有格调,过去几年林祯也参加过他们举办的雅集,她每次都玩得很开心,但是今年,她可能参加不了了。

  想到这里,林祯有一瞬的失落,不过很快她就调整过来了,扬起笑脸不痛不痒地跟少年说道:“今年我可能参加不了啦,我要进京一趟,京城里的亲戚生病了,要去探望她。”

  听到这个消息,少年的脸马上垮了下来,他和林祯青梅竹马,两家关系也不错,知根知底的,他自然知道林家本家在京城,所以听到林祯这话并没有怀疑,只是觉得有些遗憾,急忙追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出发,多久回来啊,如果回来得早的话,可以等你回来再举办雅集的。”

  林祯摇了摇头道:“不用等我啦,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回来,也许可能都不回来了呢,毕竟京城比这里繁华,爹总说让我多出去见识见识世面,也许我会留在京城也不一定。既然今日见到你了,就顺便郑重地跟你道个别吧。”

  少年见她说以后可能不回来了,心里失落极了,看着少女清丽的脸蛋,他有千言万语想对少女说,但是看到少女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样子,还是憋住了,只能干巴巴地对少女说道:“好吧,那你去京城后腰好好保重,照顾好自己,等我几年后进京赶考,到时候你作为东道主,可要好好为我接风洗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