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京城来人31(1 / 2)

“恩师,治国先治官,治地先治吏。只有吏治清明,才能国家大治,地方大治。”许默朗声说道。

刘崇放下手里的毛笔,突然笑道:“怎么?给为师讲起大道理了?你有什么建议?”

许默道:“恩师明鉴,弟子以为陈州书吏,经年不动,因循守旧,积弊重生。且经过韩立明一案,上上下下,干净的人不多。因此弟子建议,进行彻底的考评,重新测试……包括弟子在内,都要接受恩师考试,能者上,庸者下。不足者,自外面补充。如此一来,陈州吏治势必焕然一新。”

刘崇对这个建议挺感兴趣的,他也在琢磨,怎么整顿手下书吏。

“你讲得很好,不过你就不用参与了,要是连你也不合格,就没有干吏了。”

许默一躬身,“多谢恩师夸奖,不过规矩不能坏,弟子愿意参加。”

刘崇想了想,“也好,只是眼下这个考评,要放在什么时候?你有想法没有?”

“有,弟子以为以三个月为限,清理积弊,处置旧案……视六房书吏的表现,记作七成考评,三个月后的考试,算作三成,二者结合,便是一个书吏最后的评价。能否继续留任,全看结果如何。”

刘崇想了又想,“这个办法属实不错……这样吧,你就替为师盯着六房,该怎么考评,你拟个初稿给我,然后我在最终定案。”

许默答应,“多谢恩师信任,弟子这就去布置。”

刘崇点头,就在许默要走出的时候,他又叫住许默:“你先等一下,为师要告诉你一件事,我把救灾的方略送上去,据说魏公公也看了。”

许默忙道:“弟子恭喜老师。”

刘崇也难掩喜悦,“我听说魏公公很在乎这事,他没准会安排人来陈州查访,你要小心一点,别弄出差错。”

说到这里,刘崇站起身,走到了许默近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为师能不能往上走一步,就看这次了。”

许默从刘崇手上的力道,感到了他的内心。

“请恩师放心,此事弟子必定能万无一失。”

许默没有吹牛,应付上面检查,那是他的专长。只不过上辈子是亲自跑,这辈子可以发号施令了。

许默首先就把许七叔他们叫过来。

“怎么样了?民兵还堪用?”

七叔满脸笑容,只说道:“论起弓马武艺,还多有不如,和朝廷官兵,更是没法比。”

许默也笑了,也就是说,除了官兵,都不在乎了呗!

“七叔,你现在安排民兵,分别巡视城里城外。你准备一些红布条。”

“红布条?”

“对,绑在每一个巡视民兵的胳膊上,让他们分时分批,去街上巡逻。如果遇到了任何不公不义的事情,都要出手制止。”

七叔略沉吟,就说道:“这不是以前衙役的活儿吗?他们可不管什么不公不义,他们本身就不公不义!”

许默笑道:“正是因为如此,咱们才要和他们不一样。不许欺负老百姓,不许占人家的便宜。对待普通人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七叔耐心听着,突然笑了起来,“少爷,要真是这样,岂不是和岳家军一样了。”

许默严肃道:“取法乎上,和岳家军比也没什么不好。要告诉民兵弟兄,大家伙要时刻记得,自己也是穷苦人,大家伙孤苦无依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要有人拉一把?一句话,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许默的这番交代,七叔都听了进去,随后果断落实……转过天,在陈州街头,就看到了三人一组,五人一队的民兵。

他们衣着虽破,但浆洗很干净。

手里持刀剑,或者是简单的竹枪,无一例外,每个人的右臂上面,都绑着一根红布条。

可别小看这一根红布条,有了它,就表明了民兵的身份,他们和普通百姓不一样,是在街上维持秩序。

而有了人巡视之后,街面上的情况就大不一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