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我不这样认为46(1 / 2)

经过几个环节的讲论,此刻太阳都快下山了。原本要在下午就结束的文会,因为李紫云的影响而到了现在。

但是没有一个人有怨念,大家都在这文会的讲论里收获颇丰。

此刻时间已经来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不是大儒们再说了,而是在做的各位儒生来讨论。这个环节即为辩论。

论题早已与学生们透露出去,大家该准备的早就准备好了,这将是各位儒生表现的机会,能不能被各位大儒看好,得到国子监的清理培养,就要看此次的表现了。

论题:如何加强国家边缘地区的管理。

四皇子适时起身,宣布最后环节的开始:“各位,接下来就是大家的时间了,大家可自行起身论述,其他人也可以与之辩论,也可以补充。”

许多儒生面面相觑,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兴奋与跃跃欲试,看来都是准备的十分充分,信息十足。

而在人群中的赵天娇,看着台上的几位大佬眼神火热,这次自己要好好的表现,把丢失的风头加倍拿回来。

赵天娇本身身份也不低,也是亲贵集团的嫡子,就算不依靠国子监的栽培,家族也能把赵天娇培养的极好。但是赵天娇喜欢这种竞争的感觉,凭借个人能力赢得胜利,他人看向自己的人目光会让自己暗爽不已。

原本要在皇亲国戚的书院中学习的赵天娇就来到了国子监。

一位儒生率先起身说道:“各位,那我先抛砖引玉,我认为,边缘地区的控制松懈,主要原因就是朝廷对当地的控制力不足,加强控制力,就要增派兵力,以加强控制。”

说着这位儒生环顾四周,言语中带着自信,四皇子与懂夫子都微笑的轻轻点头,对这位儒生的看点表示赞同。

仅仅几个呼吸的时间,就立刻有人起身说道:“各州的兵力都是有一定数量的,而且各有任务,从各州往边疆派兵难度很大,若是招纳新兵,则会加大军政压力。”

先前的人从对边疆的掌控力不足的原因分析,指出解决办法。而第二位学子则指出这个解决办法的弊端。

先前那位学子则说道:“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不,我觉得应该让当地百姓实行强制招兵,自给自足,自备军粮。这样则能解决军政压力,还能提升地区掌控力。”这位儒生缓缓而谈。

“可是这势必会加大当地百姓生存的压力,加上边陲地区战争不断,百姓本就遭受灾祸,怎可如此。”那名书生刚刚结束,立刻就有人起身反对,这是从百姓的角度出发,不能再加重百姓的压力了。

这个提议再次被否定了,一时间气氛陷入了死寂。

片刻后,李紫云身旁的范文庆起身,说道:“我觉得应该派遣有才能的文官前往边境,提高生产,再适当从当地增加兵役,控制力就可提升。”

这到引起许多学子的认可,几位大儒都是轻轻点头。

范文庆这是提出了一个文官治理的方法,到确实是一个办法,唯一一点问题是,文官的选择,哪一个文官会喜欢去环境恶劣的边境地区管理呢?不过有皇帝的指派,就算不愿意也得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