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朝廷的反应59(1 / 2)

紫禁城、文华殿。

皇帝召集群臣议事。

就在刚刚,八百里加急的情报送抵京城。

自始至终,朝堂上这些大佬都不知道莱州反贼能量如此巨大,居然让颜继祖的万人大营覆灭,昌邑县陷落,逃出的士兵寥寥无几。巡抚、副将、知县一干人音信全无,至今这些人是死是活一概不知。

颜继祖年初才打了胜仗,朝廷正盼着他清剿山东乱民,结果这个在节骨眼上传来大营覆灭。

他的家丁、标兵,可是连鞑子都击溃数千,斩杀两三百人。鞑子人头都用石灰腌制后,装车送来京城,可不会有假,为此皇帝还大告天下。

颜继祖兵败,一时间朝堂上无比震惊。

与奏报一起来的,还有关于这伙乱贼的消息。

贼首胡昱,详细情报为海外归来的前朝遗民,惯用妖言惑众的伎俩,一年时间聚兵数千,占据数乡之地,还有一支一两千人的火器部队,更有一支数千骑兵。

这些消息也不知哪件是真,哪件是假。

对于这种反贼,朝堂大佬们首先想到诏安。可一看这反贼所提倡的大同言论,朝堂上这些大佬都没人提诏安这回事,这要是提诏安,岂不是脑子有病。

现如今,湖广,江北、西北,直隶等地,到处都是反贼,朝廷已经首尾难顾。

崇祯压抑住心头怒火,问道:“你们有何看法?”

首辅薛国观出列道:“臣以为,此次战败定是颜继祖轻敌所导致,至于这份奏报,多半是莱州地方为逃避责任故意夸大。”

山东有头有脸的反贼不少,可昌邑闹大同的反贼,除了颜继祖早期的奏报里提及过只言片语,朝堂百官根本不清楚虚实,他们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阁臣蔡国用紧随其后拱手道:“且不说两千鸟枪,只说反贼那数千骑兵从何而来?臣建议,将莱州知府押回京城问罪。”

确实,数千骑兵,山东旱蝗灾频频发生,骑兵从哪来的?难不成因为一个海外遗民的身份就推断,这批战马全是海外运来的?那得运到什么时候?

崇祯想了想,也觉得在理,定然是莱州知府担心受牵连,于是夸大反贼势力。道:“准,莱州知府可有合适人选?”

阁臣张四知出列道:“此次鞑子入关,山东数十州县官员表现平庸,却唯独潍县知县刑国玺凭潍县一城,阻挡鞑子深入,观其任期有所为,臣建议,可由邢国玺改任莱州知府一职,配合围剿反贼。”

崇祯沉思一阵,迟疑道:“如此升迁会不会太快?”

张四知回答道:“陛下,当下特殊时期,当采用特殊办法。”

“臣附议。”薛国观附和道。

“准。”崇祯没再迟疑。

邢国玺因为守城有功,在崇祯十四年升任登州海防道,不过因为大同反贼存在的缘故,产生了蝴蝶效应。

薛国观又说:“陛下,大同乱贼危害巨大,不可放任自流,当先剿灭。”

放眼山东,明眼人都能看出,大同军的危害巨大,不是其他乱民能与之相提并论。要论谁最急,自然是山东的士绅阶层,大同军政策对他们而言,无亚于要他们命,比朝廷还急,如果朝廷允许团练,可能随便就能拉出一支数万人队伍。

崇祯问道:“谁人可前往平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