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揉泥的知县57(1 / 2)

十家精挑细选的大富之家,审判结束后,为大同财政提供四万三千两白银经费,顺理成章之下,又为大同城外的军管砖窑厂提供十人免费劳力。

当然,军管砖窑厂不缺人,抓的明军就有大几千人,加上前面处理得,足足万余人规模,多他们几个砖窑厂绩效变化不大。

大同处罚不讲连坐,只罚恶首,这恶首自然就是这十家的当家做主之人。

庭审结束,轮到处罚环节。

刘二大喝道:“开始执行。”

裹脚游街,这是胡昱想出来的。

顾名思义,就是将他们脚上裹得严严实实,让他们去游街五个时辰,期间由巡警监督,围着昌邑县城大街小巷转圈就行。

既然你们喜好文雅,不妨让他们亲身体验一回,试试这种畸形审美够不够文雅。

巡警都是泥腿子出身,对待士绅能好到哪里去。他们作风粗暴,拿着麻布条使劲用力,一些力度大的巡警经手之后,人犯脚都开始出现微微变形,可见力度之大。

当然,与裹脚相比,不值一提。

绑好之后,轮到游街。

巡警拿着竹条,看押着这群人犯上街游行。

谁敢停下,巡警就拿竹条抽。

当然,大同讲人权,游街一个时辰允许休息一炷香,但期间只允许人犯站着休息。

一时间,街上好是热闹。

看热闹不嫌事大,沿街起哄声此起彼伏。

十家人的遭遇,让城内大户心有余悸,担心扑他们后尘,于是纷纷加入销毁家奴卖身契行列,改用雇工契约。

家里裹脚的,也全部撤掉裹脚布。

翌日,几十人被囚车运到大同城外的军管砖窑厂。

砖窑厂如今不只是烧砖,烧水泥也成为砖窑厂的一部分。

水泥是科技树民生栏,这一栏统御值要求普遍比军事栏低。

如水泥工艺,只需要2000统御值。

水泥需要的材料也不复杂,这个时期价格也便宜。最贵的要属石膏,这个时期当药材用,一斤四五文钱。然后是石灰,两三文一斤。黏土直接让人去挖来就行。

石灰、石膏,胡昱前前后后买了十多船储存,花费不到四千两银子。

昌邑首富徐通这一路都在观察,让他倍感意外的,是大同治下的环境。

百姓说笑结伴而行,面色也不是昌邑县城的人能比的,各个红光满面。

田里庄稼汉正在忙碌着,家家户户难掩盖喜悦之情,这真是反贼盘踞的地区?

这让他倍感差异,心说,怕是京师首善之地,也不过如此吧。徐通不知道的是,他脑海里那个首善之地,这个时期城外城内流丐遍地,每天饿死之人无数,说难听些,与人间炼狱相差无几。

其实吧,徐通自是听说过反贼提倡的天下大同,释奴仆、均田地,可他站在对立阶层,哪会心甘情愿跟着喊天下大同。也一度也认为这是反贼蛊惑底层小民的口号,直到这一路的亲身经历来看,这反贼并不是说说而已。路上更听押送他们的大同军提起,那大同反贼头子家里连仆人都没有一个,总长府后院就雇了两个烧菜打水的雇工,两个照料衣食起居的女工,她们白天上工,晚上回家。

自古都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徐通心里微微动摇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