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大战50(1 / 2)

前方一路畅通,后方大军也就没了太多顾忌,全速行军。

胡昱坐镇中军,也就是第三、四两营。

前锋队伍里,最前方大旗上‘天下大同’字样的黑底白字大旗正在迎风飘扬。

作为主帅,这个时期该有的阵仗不可缺少。

一路行军,四营人马抵达第一处被抹除干净的明军巡查点,四营到位后开始原地休息。

一直等到丑时,四营人马开始分兵而进,朝着昨天制定的计划开始展开。

为何要等到丑时,还不是这个时间段人的防守意识最薄弱,人困马乏的情况下,对于准备充足的大同军,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不多时,又有一条重要情报传到胡昱手中。

陈老二立定道:“报总长,我们确定了明军大营与吊桥的距离,双方隔着两百余步,并且连通大营方向的城门未关上,吊桥也放着的。”

听着面前颇有印象的青年汇报,胡昱顿时大喜,问道:“城墙上有多少人巡视?”

陈老二回答道:“我们一直没敢太靠近查看,但可以肯定人不多,连通大营的城墙上估摸着只有一两个小旗兵力。”

胡昱用屁股也能想到原因,巡抚大营近万人在城外扎营,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找茬,这就造成城门洞开,没有任何防备。

胡昱当即看向柳大丰下令道:“我给他八百长枪兵,务必要拿下城门,控制住城内。”

柳大丰立定道:“遵令!”

通过传令兵,得知此消息的左右两路人马中,军官们都被这则消息兴奋得不行,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让自己等人遇到。

连后面攻城的步骤都省了,怎么能不激动。

巡抚大营到来,城内那两千正兵都被转移到城外,由巡抚统一调度,等于说城内无兵可用,只要柳大丰带人冲进城内,控制权自然而然就到了大同军手里面。

很快,四营人马悉数到了指定区域内。

几百米外,外围设有拒马的大营映入大同军眼帘。

外围巡查点无用,巡抚大营内却不缺少四处打着火把巡视的士兵,一些军官大帐外左右还点有篝火,设有拒马的大营外围处,每隔几十米,还有一座瞭望塔,上方还有守夜的士兵驻守。

这点光亮对于万人大营,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胡昱拿着望远镜,打量着明军军营动向,继而又扫了一眼连通大营的城楼方向,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影,也不知是黑灯瞎火的缘故,还是城墙上粗心到真没人。

胡昱下令道:“通知四营,开始按照计划执行。”

“得令!”

传令兵开始奔波三地,传递各地情报。

最先有动作的是左右两营和柳大丰的一千人,他带着千人步兵摸着黑向着吊桥方向移动。他的任务是摸进城,趁机控制昌邑县城城门,左右两营分派的人马则进攻北面,形成四面合围之势。

柳大丰动了,其余几营也动了。

各营开始有序进行列阵,各派出十来人趁着明军士兵巡逻的间隙靠拢外围拒马桩,试图同步割捆绑在木桩上的麻绳。

拒马,用处就是阻挡敌人,由顶部削尖的木桩组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