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批追随者(1 / 2)

这青年谈吐清晰,倒是让胡昱感到意外,问道:“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青年解释道:“回恩公话,小的堂兄在腾县(滕州地区)衙门当差,半月前堂兄回家中报信,说鞑子数千人马数日前破了隔壁县城,正向着腾县来,让我们早些去南方避难。可谁知第二天,鞑子人马就到了庄上,然后我们就被鞑子掳了。”

胡昱追问道:“你是说……上午分兵的那批鞑子正准备攻打潍县县城?”

青年点头道:“听那些数典忘祖的鞑子帮凶们是这么说的。”

这信息很关键,让胡昱得知鞑子人马具体动向。

其实鞑虏这次到莱州地界的马人并不多,拢共也才数千人,其中大多数还是包衣和跟役。可卫所糜烂不堪,各地官兵又对鞑虏畏之如虎,据守不出,任由鞑虏肆虐各地。不过胡昱很清楚,此次潍县并未被鞑虏攻打,原因是潍县知县邢国玺属于明朝官员里难得的一股清流。

邢国玺,河南长葛人,崇祯七年进士,次年就任潍县知县一职。

邢国玺在得知鞑虏人马大举攻入山东时,他主动捐出俸禄,号召富商士绅捐款,得来的物资尽数用于招募训练乡勇、加固城防、铸造各类铁炮摆在城墙上,等到鞑虏人马兵临潍县时,见这阵势知难而退,转而攻打其他州县。

历史上靠着潍县军民的勇武,崇祯十四年鞑虏第四次入关,一路攻破山东数十州县,却唯独潍县难啃下,攻打潍县二十多天时间内鞑虏付出数百人的惨重伤亡也未攻破。一直到崇祯上吊,吴三桂引鞑虏入关,鞑虏入关后南下之际前来招降,见大势已去,知县无奈选择投降。

邢国玺也在崇祯十四年升任登州海防道。他在上任路上得知潍县被鞑虏围困的消息后带人前去援助,结果在路上遭遇鞑虏伏击,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

……

思忖片刻,胡昱吩咐道:“青壮都去搭一把手,先把麦地里的鞑子尸体处理干净。”

胡昱从队伍里挑选四五十人,很快就将麦地里十具尸体收拢到一处。

这些人对于地上的尸体,起初还有些畏惧,可想到这些鞑虏让他们家破人亡时,有人捡起石块,猛的朝着尸体砸去。这一幕很快引起人模仿,纷纷参与其中。更有人觉得丢石块不解恨,对着尸体用脚猛踹。一边踹,一边嘴里大骂狗鞑子。

胡昱也不阻止,任由他们对着地上的尸体消宣泄怨气。

然而事态一发不可收拾,先前回答问题那青年双目通红,他怒气冲冲捡起地上的弯刀,对着鞑虏头目拜山的尸体一顿挥刀乱砍,只有如此才能解他心头之恨。

起初这一幕看得胡昱胆战心惊,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

直到收拢的尸体都被霍霍得不成样后,胡昱才开口劝阻道:“够了,找地方藏起来吧。”

听到胡昱开口,一众人很快冷静了下来。

那青年似乎得到宣泄,扔下刀上前躬身道:“恩公,鞑子劫掠来的辎重里面有锄头,要不要挖坑埋起来?”

想了想,胡昱说:“也行,去把锄头取来,把尸体挖坑埋了。”

“小的这就去。”青年应声道。

等到尸体被处理完,避免再次遇上鞑子,胡昱觉得还是早些离开为妙。

可当他看了一眼附近衣不蔽体的一百多人时,一时间也犯了难,寻思救还是不救。

若救助他们,可他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带回空间断然不可能,毕竟人心隔肚皮,没有时间来检验,很多事说不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