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流浪,再无归宿82(1 / 2)

“论家庭暴力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

写在前面:

“人在长大之后,家也就成了流浪的开始”。

一个女生,提到婚姻时最惧怕的会是什么呢?(正文)

答案必然是形形色色的,但有一个词的出现频率是相当的高的,即今天要说的主题:家暴。

那么现在,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想家庭暴力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它又会有着怎么样的影响呢?

周围所接触的女生中,提起婚姻,便会首先想到家庭暴力,仍记得“一次与无数次”的讨论。

虽然很多女生都害怕被家暴,但也仅停留在害怕的层面。

试问,她们对家暴的了解又会有多少呢?能够深度进行探讨家暴的女性又有多少呢?

想必很多人都停留在表面的认知之上,毕竟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只停留在:只要女生足够强壮就能避免其家暴发生的。

再之便是在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下谁会主动去探讨这些令人讨厌且害怕的事情呢。

可这并不全面,家暴的字义是指:发出在由姻或亲密关系,血缘和法律而联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

它包括家庭关系中发生的身体,性,情感等方面的暴力,同时还包括威胁施以暴力的行为。

而这也就表明了其不止发生在男女婚姻之间,还可能发在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祖孙等家庭成员之间。

(可以看出,家暴不仅指身体上的暴力)

以上便是对家暴的定义和范围的说明。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在遇到家暴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有性伴侣的妇女中几乎三分之一(30%)经历过亲密伴侣的身体或性暴力。

且全球多达38%的谋杀妇女案件是由亲密伴侣所为,而在国内,根据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要数据报告,在整个大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占24.7%。家庭暴力的发生率还是居高不下。

那么面对家暴,作为切身感爱的人们又该怎么做呢?

而在这里又有几个误区,其中之一便是常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务事,是一种隐私,且不可外扬。

如果一直如此去思考,那么就给家庭暴力提供了良好的发育场所,最终只会形成悲剧。

面对家暴,个人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以往的思维,去形成新的认识与认知,只有当你对其有一定了解之后,才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不然就只是徒劳的挣扎与谈判。

当自己不知怎么办时,或许可以试着向别人寻求帮助,而非独自忍受。

一时忍让只会形成对方的肆无忌惮,而一味的忍让者更是如此。

到后来,他甚至都不觉得你是个女人,甚至觉得你就该如此。

你永远不知道惯犯家暴者的思想有多扭曲,而你绝不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你应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为了面子进行一味的忍让。

“一次和无数次“的讨论不无道理,而这些,是你自身所能做的,如果这些还不能摆脱,你就得借助法律的力量了。

比起所谓的家丑外扬,我想开心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而这同样需要内心极大的勇气。

虽不想如此,但是到那一步时,只有这样做才是最好的结局。

当你不在害怕离婚时,幸福也就离你不远了。

当然方法远不止这些。

之外还要说的一点便是预防家暴,比起反抗,预防与规避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提起预防,就涉及到了识人的能力了,尤其是女孩子,特别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而悔恨终生。

例如,恋爱时的足够了解,以及婚前的许多问题的探讨与协同,更值得注意便是对方的人品,而不是仅停留在表面之上。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家庭暴力现象,即使存在,也是极少数的”这样的观点是极不正确的。

家庭暴力现象客观存在,且在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发生率都不容小觑,纵使没有遇到,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和识别工作。

不会还有人认为家暴就只是身体伤害吧,这一点也是不合理的。

上文说过家庭暴力的发出区间与类型,即包括身体暴力,心理暴力,性暴力或经济控制等,所以目光不能只停留在身体暴力上,其他方面也要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及时远离。

若是婚姻中遇到,倒也好解决,而难的就是至亲所给的家庭力暴力,毕竟这方面更多的则是心理暴力和情感暴力。

面对来自至亲的伤害,作为孩子的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还是之前提到的的方法,改变自己的思维,不过,这种情况,作为孩子的我们多半是不能很好解决的。

此时,你就可以求助周围的帮助了,例如亲戚,朋友,之外你还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求助,可千万别默默忍受。

就算只是在那样的环境中待上一年都会使人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何况是亲临者。

不能因为是至亲的关系而将苦痛强加在自己的身上,你有权力寻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至于那不是你的部分,我想你无需承担,让该承担者承担便好。

虽是这么说,可做起来仍是一项心理与现实的巨大挑战。虽说过程漫长,但只要着手去做,终归是好的。

要补充的点依旧有很多,毕竟每个人所面对的情况是不相同的,具体救赎之法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去做,不可一味套用,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思维认知的改变,当然改变心态也很重要。

不论是谁,都应多注意这些情况,避免陷入家庭暴力的困境。

如己陷入,也不要慌张,应调整心态,采取合理措施去解决问题。

与其担心害怕家暴,不如做好婚前预防工作,学会甄别家暴,学会保护自己。

正常情况下而言时,想说一句忠告:有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别一直逃避,否则只会酿成悲剧。

也别交给时间,时间的遗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最后,就谈谈标题中“论家暴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吧,这个话题要说起来,寥寥几笔肯定是说不完的。

这里,就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吧。

首先呢,自己曾也是家暴环境中的一员,这里的家暴主要是身体暴力和情感暴力,当然,相应的也带有了心理暴力。

身为家庭中的一员,受到相应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

外在自己并未向外界寻求帮助,或者说所寻求的帮助也于事无补,所以影响到现在还存在着,至今未消散。

这样的经历不知该说幸呢还是不幸呢,亦或许是一种悲剧吧。

同等的认知,我却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只有拨开笼罩在我身上的云雾时,自己才能像别人一样看到事情的本真。

同样的困难,他们能看到希望,而我看到只有无尽的责备与抱怨,而这就是我与他们的差别。

在该拥有的年纪错过该拥有的认知,日后想要填补,总是要花上双倍或多倍的时间与精力。

而与此同时,与同龄人之间的距离又在不知不觉间拉开了,总之,步伐始终是慢了许多的。

次之,最为明显的一个结局便是关系的疏远,在那样一种经历过后,不知该以怎样的姿态再靠近,纵使化解,隔阂还是存在的。

再回到自身,便是不断的问题与毛病。面对一无所知的世界,我寻求不到出口等等。

如上是自己在这种环境中所拥有的种种症状,当然,或许还有好的部分,但是相对这些伤害而言,它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事情过后,你们以为三言两语便能解决子孩子内心的问题,可是,这日渐形成的病症怎能说消除就消除呢?

时刻存在的不安全感,以及内心的恐惧又该如何散去呢?

一句简单的安慰又怎能抚平每一个不安稳的夜晚的,以及那内心的慌乱与不安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