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知音难觅,爱人难寻77(1 / 2)

写在前面:

“或许是我的缘故,而非只有你的本身”。

很多东西在顺着对方心意的时候,交流就会变得十分简单,毕竟人们都喜欢自己的观点被得到认同与认可。(正文)

偶尔为之还好,若久久为之,想必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好感了,或说是“知己”或说是“朋友”。

在此基础之上若能维持,能更进一步相待,想必对方会对你更加有认可,也就更加觉得你是值得深交的,且能够成为最长久的友谊。

只是,我们会习惯性的忽略一点,那就是,你觉得值得的他现在是什么想法吗?

他所表现的这些行为以及言语是发自内心吗?它们真实吗?或只是逢场作戏?又或只是顺水推舟,将计就计?

我们是不知道的,虽然很有韵味,但彼此的了解确实不够多,也不够深。

当然,在被认同的那一刻,我想,更多的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以及顺势想要表达的欲望,对认同本身提出质疑者想必不多吧。

纵使会想到,也大概率的会被内心的呼声所蔽屏掉吧,毕竟谁都做不到每时每刻皆是清醒的。

这样的做乃人之常情,实属正常,但若一直如此,就显得有些自欺欺人了。

至于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大抵都会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了,既然是期待,就会有很多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了,自然就难以看到有些真相了。

一次如此,且不成为患,若日后随着这样行为次数的增加,这段关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亦或说,它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而这时,关键似乎就来到彼此的身上了。

现在且做几种假设:

第一种情形:如果彼此是发自内心的行为与言语,那么结果还是很明显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