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30(1 / 2)

话说朱明义不知何故头部受了伤,贴了纱布,白生生十分醒目,他便不愿意出门,连酒也不去街上喝了,遇到有人来约他,他也借故不去。

朱老太在屋里骂他:“叫你不要喝酒,你偏要喝。天天喝得东摇西歪,连走路都不会了,摔跤搭扑爬的,哪天掉进堰塘里,淹不死你!”朱明义也不敢回嘴。

高美君耳闻朱明义后脑壳受伤,躲躲闪闪害怕见人,下细回想那日欲偷看她洗澡的黑影,越想越觉得熟悉,不由得冷哼一声,在心里骂道:“不要脸的老畜生!”

究竟也不知道她所骂到底何人,也并未与朱百万讲。从此以后,美君只要去茅厕洗澡,甚至晚上解手,多会让朱百万守在外面。

青凤回家没几日,就有媒人前来说媒,一人说:“我介绍的那家人,好几间大瓦房,只得一个儿子,父母又不老,才五十多岁,做什么都来得。青凤嫁过去只管享福。”

一人说:“我这家更好!父母做点小生意,小伙子是开大车的,收入高,家里的地都是送给别人种。到时青凤还不是城里人?”

有一天,张玉华正在屋里喂猪,吴凤莲引过来一个妇人,穿戴齐整,干练精神,手里提着一袋水果,却并不认识。

吴凤莲对张玉华说:“这位大姐有事找你!不识路,我带了她来。”

那妇人上来一把握住张玉华的手,亲切地说:“大姐,我来得冒失,你莫见怪!我是斩龙丫那边的人,今天来不为别的,就为我儿子的事。”

张玉华猜了个大概,忙让座。吴凤莲对张玉华说她还有筐红苕要淘,走了出去。张玉华拿了个老南瓜跟出去,说:“我这南瓜煮汤咪咪甜,你拿一个去。”

吴凤莲悄声说道:“这人一来就问了我好多你们家的情况,特别多问青凤。我看是来说媒的。”

张玉华会意,忙转身回屋,说:“不知这位大姐怎么称呼?”

那妇人回道:“你看我这人!忘了给你介绍。我姓许,叫许会珍,我夫家姓王。我儿子叫王国栋,今年二十三岁了,接他爸的班,在铁路上工作。”

正说着,青凤从外面洗完衣服晾好回来,也不认识面前这人。

那妇人见了青凤,猜到便是他儿子所提之人,心里说道:“我儿子见了她便失魂落魄,回来谁也看不入眼,定要我亲自过来说媒。我还以为他是王八对绿豆,情人眼里出西施,哪里去找天仙?原来果真是名不虚传,好一个漂亮乖巧的女娃子!”

许会珍站起身,拉着青凤的手,上下打量,欢喜得无可无不可,说:“你就是青凤?好闺女,国栋天天念叨你呢!”

青凤一听国栋二字,红了脸,对她妈说:“我去地里扯菜!”慌慌张张地出去了。

许会珍重新坐下,郑重地对张玉华说道:“大姐别见笑,我们不是那种轻狂人家,我儿子也不是朝三暮四之人。这两年多少上门说媒的,他都没答应,自从那日赶场,见了你家女儿青凤,铁了心,跟我们说非她不娶。我就舍了这张老脸,亲自上门提亲来了。”

原来那日赶场,张玉华让青凤提一网兜鸡蛋上街去卖,青凤怕丑不敢去。张玉华说:“又不是做贼,你就这样害口实羞的。月儿还去大佛湾卖香烛纸钱呢!你不去把鸡蛋卖了,哪里得钱买盐巴酱油?”

青凤无法,只好硬着头皮上街卖蛋。刚巧许会珍的儿子王国栋从铁路上回家探亲,一个人无聊,来街上凑热闹,左看右看,一眼瞥见了青凤。他一见青凤,乌发如云,明眸皓齿,温柔娇羞,如遭电击,再也挪不开脚步。

王国栋站在一旁犹豫良久,终于鼓起勇气走到青凤面前,故意问:“鸡蛋怎么卖?”

青凤站在一行叫卖土鸡蛋的人群当中,正百般不自在,又见王国栋是个青年男子,更加不好意思,小声回道:“三块钱一十。”

“我要了。一共多少个?”

青凤惊讶地说:“你怎么不讲价?一共三十个。”

王国栋调皮地笑了一下,递给她十元纸币,说:“你这鸡蛋好。三块一十,三三得九,那你还要找我一块钱。”

哪知青凤走得匆忙,并未带钱,把那十元纸币递给王国栋,说:“你给我零钱吧。”

王国栋摸遍口袋,说:“我也没有啊,只带了这张钱。这样,你把那网兜一并给我,这钱就不用找了。”不容分说,从青凤手上拖过鸡蛋,那手不经意地轻轻握了一把青凤的手,顿觉光滑如玉,柔软无骨。

青凤急忙撒开,拿了钱就要去买盐巴。王国栋跟在她后面,好似那狗皮膏药,怎么甩都甩不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