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日子过起来的时候觉得它好慢,可回头一看,跑得真快啊。长坝的山坡坡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桐子花开了一遍又一遍。

国庆已满十八岁,在镇上读高三,建军考了两年依然名落孙山,今年是第二次复读了。张玉华负担建军国庆明月三个人读书,早已十分吃力,尽管有朱百万相帮,他腿脚不好,很多时候也是有心无力,何况他也有个家,美君现在又有了身孕,里外全靠他。端阳白天黑夜不停歇地做他的竹椅子板凳拿去卖,一门心思想早点凑齐彩礼钱娶芬兰,田地里的活渐渐少干,有时候叫他也不动。张玉华越发连歇气的功夫都没有了。

建军连考两次都没能考取大学,张玉华都灰了心,叫他不要复读了,回家干农活,可他死活不肯放弃,坚持要复读。大概他从小受够了贫穷,一心要跳出农门,脱离这个火坑,读书就是他脱离苦海的唯一救命稻草,轻易不会放弃。

建军永远都记得,那年冬天下冻雨,他穿了一双露洞的烂布鞋,冻的双脚发木,不小心踩到水坑里,布鞋湿透,泥水灌进鞋里,冷得他实在没办法,找了一张纸板垫在鞋里面,权当取暖。

晚上下自习回宿舍,他打了盆热水,脱了鞋正准备洗脚。有同学眼尖看见他脚趾缝里全是厚厚的泥,十分滑稽,便指着他的脚笑了好半天,又拉别的同学来看,又一起笑。不知哪一个在背后说了一句:“穷鬼!连双鞋子都买不起!还读什么书?”

建军满脸紫胀,少不得忍下这口恶气,却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出去,做个城里人,一定要有钱,有很多很多的钱!让鄙视他的人见鬼去吧!

如今国庆升上高三,又在同一个学校,成绩又比他好,建军倍感压力,于是日夜读书,废寝忘食,连周末也不回家了。

那日放学恰好是周末,国庆跑来找建军,叫他一起回去帮家里干活。建军坐在教室里,捧着一本书,头也不抬,说:“我不回去。你要回自己一个人回吧。”

国庆说:“家里活多得干不完,我们不回去帮忙,要把妈妈累死!”

建军说:“我还有好几张卷子的题没做呢!你先回去帮妈干活吧。我下周末再回去。”

国庆冷笑道:“不知道说了多少个下周。我看到明年你都不会回去。考了几次考不上,是我早放弃了。这学校每年高考也就一个半个能考上大学。你再拼命复习,也是希望渺茫啊。为了我们读书,家里就差没把锅儿拿去卖了。”

建军怒道:“你能读为什么我不能读?”

国庆笑道:“我早就不想读书了!那你就慢慢读你的书,我回去了。”

第二日,张玉华和国庆在大路边的地里挖土,前面走来几个军官,其中一位年长的看到国庆他们,停下来对张玉华说:“老乡,你儿子长得可真好啊,浓眉大眼,结结实实的,要不要喊他去参军报效祖国啊?”

张玉华说:“好是好,只怕他不够格。”

军官微笑着说:“我看他行。这样,你叫他明天来公社大院找我们。”又问国庆:“小伙子,愿不愿意当兵啊?”

国庆心花怒放,说:“愿意,肯定愿意。我明天就去报名。”

不出意料,国庆顺利通过政审体检,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高高兴兴地穿上绿军装,胸前带着大红花,满怀憧憬地跟着部队走了。

建军听说国庆当兵去了,心里未免悔恨:“早知那日我跟他一起回去,一起去参军好了!听说在部队里表现好的话,转业会安排工作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