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300(1 / 2)

“还不错!”

赵晓雅简单夸赞杨兴武了一句,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这首诗虽然算不上佳,也算是首不错的三行诗。

三行诗是一种微型诗,也称微诗,杨兴武念的这首准确的说是三行情诗更贴切一些。

是以,在听到杨兴武的解释后,赵晓雅不自觉地扬起嘴角,回想起两人相识的点滴,确实如他所言,此诗也算是应景。

对于杨兴武要去踢馆的想法,赵晓雅也没了太大的担心,仅凭此诗哪怕失败,他一个理科生能写出这样的诗,也不算差了。

“真的?这能上得了台面吗?”

杨兴武听到女友的夸赞,很是开心,忽然又有些担心自己的诗能不能得到认可,三行诗在他那个时代很火,但在这个时代,他好像还没看到过类似的诗歌。

“怎么不能?顾城的《一代人》才两行,不照样传遍大江南北?”

“这不一样,人家好歹是大诗人,我连诗坛新人都不是!”

“他成为大诗人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三年前才加入京城作协,今年才加入国家作协,他的诗才得以传播的更广!

你刚才不还是要踢馆呢吗?怎么?现在怕了?”

赵晓雅看着男友有些患得患失的样子顿时乐了。

“怕什么?我是怕他们耍赖,不认可三行诗。”

“放心吧!现在全国诗社有2000多家,诗歌流派百余种,三行诗又不是什么偏僻的体裁。

斗诗也好,写诗也罢!

都是靠自我发挥,难道还要学古人那样随意指定题目作诗?

那样考的是急智,并非诗才!”

“这样啊!那我就放心了!”

赵晓雅听到男友的担忧,当即给他讲解了一番当下诗坛现状!

杨兴武听后,大为震撼,难怪有人说八十年代是诗歌的年代,这么多的诗社,这还真是诗歌的盛世。

“放心,诗歌的三次浪潮中,你这这首诗歌可以归咎于新生代诗歌分类里。”

“什么是三次诗歌浪潮?”

杨兴武听到这个说法一时间有些好奇。

“三次诗歌浪潮是指现实主义诗歌的勃兴、朦胧诗的崛起、新生代诗歌的涌现。

这三次诗歌浪潮依次如浪潮般涌现,使得诗歌形成了一个“三级跳”式的发展过程。

三次浪潮之间不是取代与被取代之间的关系,而是先后出现,相互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也正因为如此,诗歌创作才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多元格局。

这三次浪潮各有代表作,现实主义是诗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赞美,以及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反应,这一时期的诗歌,注重思想性、战斗性和群众性,代表作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朦胧诗的崛起是对传统诗歌的挑战和反叛,注重个人体验和内心世界的表达,语言含蓄、隐晦、富有象征性和暗示性,强调对现实的超越和个性自由,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代表作品有《致橡树》、《回答》、《一代人》等。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锦官城举办的“星星诗歌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