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师傅领进门(2 / 2)

这一趟厦门之行,戴老板言传身教,让卢令长了不少见识,受益匪浅。

回到上海后,他就开始尝试整顿自己的情报组。

卢令觉得自己通过当记者和救火员,跟那些“左倾”分子、民主人士打交道,搞到了不少情报,也得到过姐夫和戴老板的夸奖,不能再算是毫无经验的人了,可以腾出手来整顿队伍了。

首先,卢令对于自己的组员逐个地摸底调查,发现大致可分为三种人:

第一种人仗着自己的资历深,玩世不恭,根本就不把工作放在眼里。

第二种人本人有其他职业,同时家里又比较有钱。

第三种人主要是看风使舵,别人好好干,他们就不敢怠慢,别人吊儿郎当,他们也乐得偷懒,反正“法不责众”嘛。

接着卢令继续分析:

第一种人并不多,其中最突出的是一个黄埔四期毕业的组员叫吴本明。

第二种人也不多,但对付起来却最棘手,这种人软硬不吃,用金钱收买,他有的是钱;给纪律处分,他也不在乎,大不了从此脱离组织,不再给情报组提供情况,谁也奈何不了他,其中有个叫涂锦平的组员情况就很典型。

最后一种人最多,但是也最好对付,只要前两类人都老实了,组里风气好起来,他们自然会乖乖听话,好好干活。

分析完毕,卢令决定先拿吴本明“开刀”。

吴本明是四川人,30多岁,个子不高,有点胖。

他以前是四川军阀派驻上海的联络人,后来转投了戴老板。

如果你是第一次遇到他,绝不会想到他是个政客,也不会觉得他是个军人。

卢令跟了他两天,发现他每天借搜集情报为名,进赌场,逛妓院,搞投机生意,倒买倒卖。

卢令想怪不得自己之前想跟他一起行动,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同意呢。

等到汇报工作的时候,吴本明就胡编乱造,还连累刘照平和卢令替他担责。

这些也就算了,卢令调查中发现,他居然还接受四川军阀给他的特殊费用,脚踩两条船,这是严重违反组织纪律的事情。

卢令心里有了底气,便开始准备计划。

他发现吴本明常常不在家,家里只有他老婆卫芸一个人。卫

芸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家庭妇女,丈夫不在家时就会跟邻居诉苦。

卢令便经常趁着吴本明不在的时候登门说是了解工作。

“哎呀,组长,你是不知道,你找不到他,我也找不到他啊。他挣了钱也不给我,一天到晚在外面玩,家里的事情是一点都不管!”

卢令装作很关心的样子跟她说:“这可真是难为你了!你整天操持家务,他要是不给你钱,你可怎么过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