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友朋探望86(1 / 2)

池萍住院的第二天下午,病房外毒阳发威,热气弥漫,她观察室外的树木上都升腾着热气。13点时室内气温达到了32摄氏度,池萍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她开始出较多汗并同时出现口干舌燥、四肢无力,还伴有头晕、恶心症状。她测量了一下体温显示38度。医生过来给她诊断了一下说是中暑了,给她吃了点解暑的药,喝了点绿豆汤,下午16点多她才渐渐好转起来。

她开始抱怨病房的条件太差,竟然没有空调。一位X国女病友告诉她南滨市的公立医院病房是分等级的,A1病房是单间,床位费每天约400X元(约合人民币2000元),有空调,其他级别病房均没有空调。

池萍明白了,但她只能咬牙坚持,她觉得住院就像住监牢,没法讲究条件,唯一的愿望就是盼着早些康复,离开这里。

她的右脚进行了石膏固定,行走时像一只跛脚鸭,必须拄拐才能稳定行走,去卫生间时有一点儿不方便,好在卫生间里考虑到了病人的需求,设施非常人性化,有扶手,有坐便器,甚至挂拐的钩子都有,池萍的生活可以做到自理。

躺着打点滴时,池萍常常觉得后背和屁股下面都是汗,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她只能通过频繁变换姿势来疏风散热。

病房里的风扇,吹出的似乎不是凉风而是热风,像一个大一号的烘干电吹风,池萍简直有点儿怀念国内老家的冰天雪地了!她回忆着家乡的寒风呼啸,回忆着有一年家乡下的那场特大暴雪,积雪多得把许多彩钢屋顶、铁皮车棚都压塌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此刻,她竟然感觉凉爽多了!她心想:古人有“望梅止渴”,现在她“思雪止热”,这应该是同样的道理!呵呵,她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办法!

1月4日上午8时许,池萍接到了陈昕校长的电话,他说要来医院看望一下她。池萍有点儿受宠若惊,心里感动了一下,接着她客气地推辞了一下,但听到陈昕的态度很坚决之后,她就答应了,并嘱咐他来时捎几本有关华文教学的书籍过来,在医院养伤期间可以学习一下,也不白白浪费时间。

放下手机后,池萍想:自己一天班也没上过,对学校啥贡献也没有,校长却要来看望自己,面子不小啊!但她也想到了另一面,自己打电话告诉校长说被撞伤住院了,校长也得眼见为实呀。这种猜测或许也是正确的,但池萍更愿意相信人性善的一面,感动还是主要的!

池萍正想东想西呢,赵丽的电话又来了。赵丽今天休息打算过来看一下池萍。池萍问赵丽不是周六周日为何休息,赵丽说你还没上班可能不知道培训学校的休假规律,培训学校是周末最忙,老师在其他时间调休。

池萍恍然大悟,她在中国的义务教育学校过惯了双休日,以致忽略了培训学校的特殊作息时间。

池萍再次放下手机后,心想:没人来时就一个人也没有,孤独得要死;有人来时就扎堆地来,应接不暇,挺有意思!接着她又幻想赵丽这次会不会带着万梓明一起来。她从内心里感激万梓明,想当面道谢;另一方面,她也真的喜欢这位大帅哥,期盼他的到来。

上午九时许,陈昕来了,他手里提着礼盒和水果。

池萍正坐在床上正打点滴呢,见校长来了她赶紧起身下床迎接,陈昕急忙走上前阻止了她的起身。就在这一瞬间,陈昕从衣领口瞟见了池萍胸前跳跃的两只“大白兔”!他差点流出了口水!医院的病号服都特别宽松,领口也比较宽大。

随后,陈昕坐在了病床旁边的凳子上,他关切地问询了出事儿的经过。池萍一五一十地描述了一下。陈昕嘱咐她以后走路要小心,还说医疗费用应该由肇事孩子的家长承担,不必池萍垫付。如果池萍真的缺钱可以向学校预支借取,只要她打个电话,陈昕就会派人送来。

池萍听后很是感动,连连道谢!

池萍、陈昕两人正聊着,赵丽也提着牛奶礼盒进来了,池萍介绍陈昕和赵丽互相认识。

陈昕盯着赵丽说:“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耶。”

赵丽微笑着说:“我去过你们学校。”

陈昕有些触动地说:“是吗?原来我们真的见过!看来我的记性不差,你去我们学校做什么呢?”

赵丽解释说:“是我推荐池萍去你们学校应聘的,去你学校也是办理她的事情。”

陈昕笑了笑说:“很好,很好!你们俩互相照应。”

赵丽和池萍都点头认可。

稍许,陈昕说学校还有事情要处理,起身告辞。他再次走到池萍身边叮嘱池萍静心养伤,其他事宜都推后处理,不要心急。这一次,他又偷瞄到了池萍胸前的那两只“大白兔“,白嫩可餐啊!他心里庆幸这次来一石双鸟,不虚此行!

池萍不知道自己“走光”的事,她心里对校长充满了感激,她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好老板。

池萍请赵丽代为送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