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痴迷家史64(1 / 1)

近期,生活在Y国的司嘉对老公赵恒熙的先祖来南洋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她了解知道了第一位来南洋的赵家先祖名叫赵田,他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从广东潮汕逃难来到南洋的。清政府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广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谋生赵田乘帆船渡海下南洋,时值夏秋之交,遇到了台风,有几次差点翻了船。赵田晕船,吃了吐,吐了吃,历经一个多月煎熬才到达南洋。与赵田同船来到南洋的中国人大约20多个,他们下了船就被卖到了锡矿做工,俗称“猪仔”,矿上登记的都不是他们的真姓名,亲朋好友就是想找他们都很难找到,这种做法是矿主的鸡贼做法,他们就是想永久霸占这些劳动力。

赵田在锡矿上挣钱很少,发了工钱还得寄一部分钱款给自己的父母,历史上称这种邮寄的钱款为“侨批”,晚清及民国时期,广东、福建、海南等地下南洋谋生的人很多,“侨批”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现象,这些从海外寄回家的钱给了家里很大的帮助。赵田家里很穷,属于贫雇农,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需要养活呢,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愿意背井离乡下南洋呢?

南洋地区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炎热,赵田在锡矿上一干就是6年,他们经常头顶着毒辣的太阳干活,下小雨都不能休息,干的慢了还会被监工用鞭子抽打。赵田有几次身体生病干活慢了一点就被监工抽打了。监工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有时候还会明目张胆地骂他们“猪仔”。部分监工荷枪实弹,遇到工人暴动或逃跑,就会开枪射击。

锡矿上也有女工,男人干重体力活,女人干轻体力活,但都是像奴隶一样的做工,挨打挨骂不分男女。

有一次,傍晚时分,男工收工了,赵田在放工的沿途看到一名女工因为身体不舒服干得慢被打骂,她的衣服都被鞭子抽烂了,鲜血染红了衣服!赵田看不下去监工下重手打女人就主动过去制止,赵田承诺帮女工干完剩下的活。这名女工很感动,从此他们俩就好上了!

这名女工名叫林姣,后来他们俩不上工时经常互相来往,互赠礼物,互相关心,两情相悦,最后他们俩结婚了。

婚后,他们俩生的儿子取名赵思北,因为中国在北方,这名字寄托了赵田的思乡之情。

赵思北15岁时,赵田病死,这一年太平天国天京陷落,洪秀全也死了。

赵思北成年后脱离了锡矿,他到马六甲做了华人饭馆的伙计,因为聪明勤快有眼力界,老板非常喜欢他,最后招他做了上门女婿。

赵思北与妻子生的儿子叫赵承,由于他们开饭馆赚到了不少钱,赵承21岁时娶了当地的马来女人为妻。他们共生育了三个子女,两男一女。两个儿子分别叫赵山、赵海。赵山是赵恒熙的直系祖上,所以只说赵山。

赵山从小接受了当地华文学校的教育,这些学校受到了大清政府的支持,学校里有光绪皇帝御笔题字“声教南暨”,赵山在学校里听到了许多中国人下南洋的悲惨遭遇。他长大成人后,数次参加了支持中国革命的募捐活动。赵山于1965年去世,那一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了。

赵山的二儿子名叫赵耀光,1922年出生,他是赵恒熙的爷爷,他是一名汽车司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他作为南洋机工,响应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号召来到了中缅边境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缅一带的盘山公路上为中国运输了大量抗战物资。运输物资时时常会遇到日军轰炸,赵耀光等人夜间开车都不敢开车灯,经常是摸黑慢速前进,有一次他的车掉到了沟里,好在沟里有许多树木,汽车被树木挡住了,悬在半空,最后同伴们用绳子把他救了上来。南洋机工为中国抗日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赵耀光2002年去世,享年81岁。

赵耀光的儿子赵齐1952年出生,赵齐就是赵恒熙的父亲。赵齐也是在华文学校接受的教育,成年后在轮胎制造厂工作,是一名技术工程师。赵齐的妻子,也就是赵恒熙的妈妈是一名“娘惹”(指中国人和马来西亚人通婚的女性后代,早期马来西亚人与华人通婚的后代,男性称为巴巴(Baba),女性称为娘惹(Nonya)。赵恒熙的妈妈很会做“娘惹菜”,娘惹菜的特点是既有中国菜的内蕴,又有马来菜的特色。

赵恒熙1986年出生,司嘉1988年出生,他们俩结婚后,司嘉跟着婆婆学会了不少“娘惹食品”的做法。其中,娘惹糕点是一大特色食品,需要精湛的制作技艺,它们以椰浆、树薯粉、玉米粉和班兰叶汁等作为基本原料,再加以细砂糖就能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手工糕点。有一种千层糕制作时需要不厌其烦地将粉浆分段倒入,一次又一次,一次再一次,操作复杂。烹饪娘惹菜需要的两大法宝分别是“调料”和“配料”。她们用印度、马来、西方的各种调料和配料,烹制独一无二的“娘惹食品”。

娘惹服装也是非常独特的,司嘉和赵恒熙结婚时,赵恒熙的妈妈送给司嘉了一套精美的娘惹装,上面的刺绣都是赵恒熙的妈妈手工绣上去的。也许很多现代人不知道娘惹装什么样,你上网搜一下新加坡空姐服装图片就能看到了,新加坡航空的空姐身上穿的制服就是娘惹女装bajukebaya,脚上穿的嵌珠拖鞋是娘惹女鞋KasutManek。娘惹装是在马来传统服装的基础上,改成西洋风格的低胸衬肩,加上中国传统的花边修饰。多为轻纱制作,颜色不仅有中国传统的大红粉红,还有马来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绿;点缀的图案多是中国传统的花鸟鱼虫龙凤呈祥等等。

现在司嘉非常痴迷赵家下南洋的历史及娘惹文化,她在不断地挖掘这些文化宝库,有时她还想写一本书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