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著名的蓝雨衣(1 / 1)

庄晨带来的碟大大丰富了阿Liam的库存,羡慕得罗克们口水直流,阿Liam把齐普林飞艇的专辑塞进带仓按下了一个“Play”,在激越的《天堂的阶梯》歌声中,首届华南“音乐生产队”成立大会隆重开幕,队长方萌代表音乐生产队发表了题为《凝聚南派摇滚新力量,共筑梦幻艺术新纪元》的致词。

罗克感觉鸟枪要换大炮了,他指的是庄晨带来的碟,阿Liam匀了几张给他。那个正处级范儿的队长发言并没有吸引到他的关注,尽管他们作为活动嘉宾同时在阿Liam的节目中亮了声。他更感兴趣的是怂恿庄晨和他一起去杂志开个连载专栏,普及下摇滚乐知识。作为典故大王,庄晨的条件太好了,他记得每一位歌星的秘辛,几乎没有他搞不懂的事,也没有他搞不到的资料,尽管他声称自己“不是这个圈的”,但在罗克看来他比大多数“这个圈的”人更懂。

于是,罗克和庄晨对话式《认知摇滚乐》专栏在《原音》杂志上开始了连载。阿Liam强烈地要求两位作者来个电台有声版,在他节目里同步播出。庄晨到时人不在国内,他的声音会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过来剪辑,而罗克,则要每周去一趟电台,现录。“这么快又回到直播间了!”罗克心想,看来自己和电台的缘分真不浅。

罗克在上次淘回来的打口碟中听到一首很特别的歌曲,他看了一下介绍,是加拿大民谣歌手莱昂纳德·科恩的《每个人都知道》,歌词写得很锋利,可是唱得懒洋洋的,好像关公在马上歪着头眯着眼,睥睨全世界。他以前觉得鲍勃·迪伦的声音已经够难听了,没想到这个科恩更是老牛一条,可就是那么的有味儿。罗克还找到另外一支洛杉矶乐队“金发混凝土”的翻唱版本,那个版本就激越多了,非常好听。他好奇地在公司的CD架上找出了科恩的所有专辑,惊奇地发现其实他年轻时声音还是满清脆的,比如那首《著名的蓝雨衣》),他的歌词一如既往的既温柔又有力。同样的,那首歌最好听的翻唱版本也是一位女歌手唱的,她叫托丽·阿莫斯。看来他的歌适合女歌手翻唱。罗克太喜欢这个老头了,于是洋洋洒洒写了好长一篇关于他的乐评。

如水一般的日子就这样无声淌过,罗克的生活既忙碌又平静,他的生活简朴又丰富,每天不是在听歌写稿就是去看演出。他的月薪也从800变成了1600,然后2400,跳级这么快,看来杂志效益不错,蒸蒸日上。郑老板真的让他当了主编,跟他搭档的编辑换成了一位鹏城外国语学院刚毕业的新扎师兄。大风呢?走了,他迷上了卖打口碟,觉得那个来钱快多了。现在他可是大鹏城赫赫有名的打口教父,拥有好几条潮汕的独家进货渠道。

随着业务的扩展,办公室里人气旺了起来,多了几位实习生,老问罗克要烟抽。正好办公室里还有禁烟的林则徐。所以罗克戒烟了。同事关系挺融洽的。有时郑苏中也会叫上大家去郊游。贵的地方不想去,什么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之类的,罗克觉得,那有啥好看的,有那钱买碟不香么。除非郑苏东叫大家去,公司报销,罗克心想。

“音乐生产队”里有个成员叫茂丁的,是一支名叫“秋蓝”的乐队主唱。上次在大会上和罗克交换了联系方式,两人来往挺多的。茂丁在一个国企里做活动策划,业余时间搞搞乐队,晚上还去酒吧驻唱,精力挺旺盛。他从罗克这里扒了好多歌带过去翻唱,号称情歌老王子,南山迈克尔·波顿。罗克有时也会到场支持,两杯小酒,一醉方休。有一天,茂丁给了罗克一盒磁带小样,说里面全是自己创作的动机,有一些没填词,让罗克帮他填几首,他要做原创,回头要出专辑。罗克给他写了一首《明日黄花》。

“如果真的能卖,那我岂不是要出道?”罗克呵呵傻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