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67(1 / 2)

:鹦鹉精、野鸡精和燕子精

userphoto

格林故事>《自说文史》

2022.09.09浙江关注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福山有一位刘书生,家中贫穷,他虽然自负有才华,但是却没能看中功名,别说进士了,就是连举人也没考中。为了生计,他只好在家乡一个偏僻地方做先生,教童子读书。

盛夏的一天晚上,刘书生闲来没事,就趁着凉快出去散步。

外面太阳刚落山,西边天空除了夕阳还有晚霞,层层叠叠,颜色各异,再加上残阳照在山头,看起来十分漂亮。刘书生很高兴,不断往前走,想看得更多。很快,他就走了七八里路,依旧没停下来。

这时候,来了一辆车,速度很快。

那车到刘书生跟前,停了下来。车里的人掀开帘子,对刘书生说:“我来迟了,辛苦公子久等了。”

刘书生一看,车里的人是个少女,大约十七八岁,姿色过人,声音清脆。刘书生一看身边也没有其他人,楞了一下,说:“我来这里可不是等你,姑娘你……你……你弄过错了吧?”

那少女听到后,脸色微变,有些不高兴,说:“哟,才读了几本书,教了几个童子,就这样不认识我了?真是有眼无珠,哼!”

说完后,那车又继续飞驰而去了。此时,天色已晚,刘书生觉得,这车瞬间就不见了,颇为奇怪。

已经是晚上了,刘书生也没兴趣继续看了,准备回去。结果,在山中他迷了路,转了一圈,没找到回去的路。

就在这时,有几个人挑着灯笼过来,看到刘书生后说:“哎呀,终于找到先生了,快跟我们走吧。”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刘书生还以为是私塾里的人,就跟着他们走。结果,来到了一座山中,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豪宅中。刘书生一看,不是自己所在的私塾馆,就打算问问。

这个时候,一人上前来说:“主人在堂上等候先生了。”

只见灯光之中,一个老妇人站了起来,往刘书生走了过来。她头发很短,也很少,似乎要秃头了,头上有绿纱罩着头发。她看到刘书生后,仔细看了看,说:“婶子果然有慧眼啊,是他,就是他。”

老妇人回到原处,坐下后,对刘书生说:“以前我跟你父亲道别时,你还小,才总角年纪(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没想到这么快,你都这么大了。你家中父母还好吗?”

刘书生本来就不善言辞,也猜不出来老妇人和自己什么关系,只好客气地说“都好,都好”等场面话。

老妇人没有再多说,让人安排了房间,刘书生去睡了。

次日早上,刘书生要告辞回去。老妇人却不肯,说:“我的女儿失于管教,想让你做她们的老师,希望你不要拒绝,看在我年幼守寡,她们从小没了父亲的面子上,就教教她们吧,多谢你的大恩大德!”

刘书生不肯,说自己已经在别人家教学生了,不能留在这里。但是,老妇人不听,强行留下他。刘书生无奈,只好答应。

很快,准备了精美的书房,屋子里有许多书、笔墨纸砚等,看样子这些东西都是精品,外面很难买到。就算能买到,只怕也是价格不菲。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做好准备工作后,老妇人把两个女儿叫出来,让她们拜见先生。

老妇人大女儿叫绿云,穿着翠绿色的衣裳,体态丰美,看着刘书生笑了。刘书生一看,原来她就是那个车中的少女。他心里更加疑惑了,但是不敢问。二女儿叫素云,才七八岁,眉清目秀,穿着一身白衣,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两个女孩儿天资聪颖,那些书她们看一遍就能记住。刘书生教她们四书五经,她们并不喜欢,放在一边不读。两个女孩喜欢佛经,不用刘书生教,她们自己就能看完。即便是一些偏僻的字,她们也认识,甚至还知道梵语。

有时候,两个女孩儿拿着佛经上的字词句问刘书生,刘书生反而不知道。

刘书生资质一般,喜欢一般的书籍,每天早晚还要读一读背一背,两个女孩儿看到后,总是会偷笑他。刘书生有些生气,但也没办法。

还有一位伴读的婢女,叫窅儿(窅,读音同咬,深远的意思),也读书识字,资质比两个女孩稍微差一些,但也比一般人强。她才十六岁,身材苗条,眉目姣好,聪明伶俐,喜欢玩乐,有机会就去柳树下、园子里玩儿。

刘书生教窅儿好好读书,窅儿不听,依旧偷跑出去玩。刘书生跟老妇人说,老妇人并不觉得什么,还说这是她天性使然,就由着她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