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为患_分节阅读_第56节(2 / 2)

  仿佛最后一丝希望都被掐灭,她的双眸逐渐沉了下来,仿佛浓墨般化不开。

  作者有话说:

  75

第75章 指点

  七月流火, 天气渐凉。

  卫姌数着日子,再过两月就该回江夏参加中正雅集,如今她跟着赵师正学老庄, 《老子》与《南华经》都已通读, 但光是通读还不算入门,要懂得以老庄来解论语, 这才算是玄学入门。所以近日她开始研习王弼何晏对老庄的妙解。赵师对她学习进度倒甚是满意,也知道她和豫章本地士族走得虽近,私下却没有浪荡放纵行经。

  赵霖这日刚讲解完一段老子释义,放下书卷道:“玉度, 行宫这些日子正在整理书卷,琅琊王殿下需识文墨懂赏鉴的人帮忙,我向殿下荐了你和戚公明,明日你们一起去。”

  卫姌一听琅琊王心下并不是很乐意,可赵霖所说的就是师命,不容违背,他提起时神情严肃, 显然是十分重视这件事。随后赵霖又提醒卫姌多照看着些戚公明。

  卫姌答应下来, 戚公明是赵霖得意门生之一,今年已经有十八岁,只是他出身寒门, 长得一张方脸,五官又生得平常,放在人堆里毫不起眼, 在出身与丰仪两者上先天便差了, 即使学问好, 也没有出头的机会。

  赵霖这是有意给戚公明机会, 又怕他不懂高门大户的规矩,所以特意嘱咐卫姌,让她多照看些。

  卫姌从堂屋出来,问了两个弟子,找到戚公明。他埋首在书案疾书,听见有人叫名字,立刻抬起头来,下颚还沾着点墨,领路的童子顿时哈哈大笑,取笑道:“戚大头,你已生得平常,如今还添了一颗大痣。”

  戚公明擦了擦脸,也不气恼,挥手赶退童子,再看向卫姌,起身行礼道:“当面就是卫小郎君吧,赵师刚才已经和我说了,明日我们同行,小郎君出身名门,公明多有不如,如有不妥还望小郎君指正。”

  他说的谦逊,卫姌却连道:“公明兄妙才我早有所闻,应是兄教我才是。”

  两人一阵寒暄客气,相约明日出发时辰。

  第二日清晨卫姌就坐着牛车出发,到了约定的地点,一起去了行宫。

  卫姌上次来的时候是夜里赴宴,白天看行宫感觉与夜晚不同,殿宇更显高耸宽阔。这次来迎的是个普通外院管事,带着两人穿行过花园,荷花池,从小桥上去,到了一处两层高的楼阁前,这楼全是木造,上书两字“天一”,天一生水,自然是辟火之意,这里便是书阁了。

  管事对两人道:“两位士子,里面的书帛好些年没有打理,前些日子殿下见了大发雷霆。仆从识字的也有,但论鉴赏就差了许多,还望两位将里面的书帛整理汇编成册,殿下说了,若是整理的好,当有大赏。”

  戚公明连忙应诺,卫姌却只略略点了下头。

  管事又叫来一个仆从,说让他照顾两位士子,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和他说。仆从很快拿来茶水,然后就到楼外去了。

  戚公明兴致勃勃回头扫了一眼楼内,将衣袖稍稍挽起,兴致勃勃道:“卫小郎君,不如我们各管一边的插架,你看如何”

  卫姌倒没有所谓,爽快同意。

  戚公明转身就开始做事,他自己研了磨,展开纸页,然后从插架上取出帛书,记录之后再放回原处,如此一来一回,甚是忙碌。

  卫姌看了他一会儿,站到归到自己的插架前,直接抽出书帛,打开看了内容之后,放置到一旁,然后继续看第二个。

  期间仆从送来饭食,两人休息一阵,用过饭后继续。

  戚公明面前已经写满三页纸,但卫姌却一字未记,凡是被她取出的帛书也没有放回原位,而是在地上摆放分成了四堆。戚公明见了直摇头,心中却对卫姌这般士族子弟越发轻视,心道走马章台,浪迹豫章才是他们擅长的。

  到了傍晚两人归家,第二日大早又是如此,两人到了行宫书楼里各干各的。

  卫姌抬头看着插架最上两格,抬手也够不着,便要叫外面奴仆进来。这时戚公明走过来,将帛书拿了下来。卫姌道了声谢要接过,戚公明皱着眉道:“卫小郎君,两日你都只字未记,莫非有过目不忘之能,还有地上这些书帛散乱一团,我们奉赵师之命来整理书籍,若是做的不好,却是丢了赵师的面子,殿下怪罪下来该如何”

  卫姌听他口气有些责怪,笑了笑,从他手中将书帛抽走,指着地上四堆帛书道:“经书典籍,字帖真迹,临摹绘本,游记手札。”

  戚公明怔了一下,低头看了眼又转过来,脸上忽然一红,道:“你……重新分类了”

  卫姌想到赵霖嘱咐的话,道:“公明兄是不是觉得宫内的东西不该乱动,从哪里取就该放回哪处,只要记清所在位置,最后将书目汇编交差,就算是完成了”

  戚公明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小四岁的郎君,不知怎的,突然多了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卫姌说的真是他的想法。

  卫姌道:“行宫少有人居住,这里也无人管,管事当日说琅琊王因此处疏于管理大发雷霆,这其中缘由,或许是因为要找的书未曾找到,再或是里面的书帛有缺损,所以我们来这里,并非只是记下书帛所在位置即可。”

  戚公明露出震惊的神色,“卫小郎君,昨日你就想到了”

  卫姌道:“来之前就猜到一二,凡是如这般大的书楼,都需要专人看着。所以要将此事做好,我们先要将所有帛书都分类理好,看到有缺损的先择出来,剩余按类摆放,再汇编书目,如此对于要来找书的人来说才算顺手舒心。”

  戚公明面色一敛,原先的轻视全没了,自己脸皮倒有些红,他回到书案前,将写的书目全撕了,对着卫姌作揖道:“幸而此次与卫小郎君同行,我实在羞愧。”

  卫姌道:“只是小事,不必如此。”

  戚公明道:“于你虽是小事,于我却不是。”

  卫姌展开卷轴,看着上面内容,没有抬头道:“公明兄心中可是觉得如我这般士族子弟,正经学问学得平常,对于体察人心,察言观色倒是很有一套”

  戚公明身体一僵,表情都愣住了,然后才摇头,“不,不是。”

  卫姌噗嗤笑出声来,将书帛又放入其中一堆,抬头道,“我可算明白赵师为何让我们同行了。”

  戚公明看着她,只觉得这小郎君好看的过分,性子也太精怪了些。

  卫姌招手让他对面坐下,“公明兄,你刚才想的,确实没错。”

  戚公明:“……”

  卫姌继续道:“你的学问在赵师门下出类拔萃,可到现在还没有机会出头,若说最根本,就是出身与仪容两项,可除此之外呢,你就未曾想过问题出在哪”

  戚公明摇了摇头,随即又赧然,没想到有一日居然被个小郎君教导。

  卫姌道:“如今流行清谈,不重实务,所以你心中肯定认为,自要学问过人,口才雄辩,总有一日能叫人赏识提拔,平步青云。可这是士族之路,并非寒门之路,你原就是想错了。”

  戚公明闻言低头思索了,只觉得这话像是揭开了他心中久藏的一层迷雾,“什么是寒门之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