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为患_分节阅读_第37节(2 / 2)

  卫钊从军中挑拣百人组建亲卫,刚将军中上下整肃一遍,殷浩军令又至,大军开拔,向北行进。

  卫钊带兵由淮南郡出发,进入燕地所属,行军两日,就遇到小股燕军袭击,卫钊指挥若定,击退几次袭击,军队并无大损伤,士卒对卫钊十分敬佩,再不将其视为普通士族子弟。

  大军行至山桑,有一座小城在此,城门紧闭,拒不开门。卫钊扎营在距离城门不到十里的山野扎营。军中几位将领纷纷出谋划策,为劝降还是攻城争论不休。卫钊看着地形图,皱眉不语。

  亲卫何瀚之问道:“将军可是忧心攻城之事”他就是当日第一个提出与卫钊比试的,输了之后认罚破坏军纪,反倒做了卫钊的亲卫。他对卫钊心服口服,这些日跟在身后更是认定卫钊非一般人,定有飞黄腾达出头之日,于是死心塌地做着贴身护卫的工作。

  卫钊从沉思中抬头,剑眉一展,笑道:“区区一个山桑,要攻不难,明日先去试探一下。”

  何瀚之和蒋蛰都看出他想的并非这么简单,但他们都知道,卫钊若是心情舒畅,谈笑颇有士族公子风范,不言不笑时威仪摄人,让人不敢冒犯,但若是发怒,那便是戾气骇人,直面者肝胆欲碎,因此也没人敢去试探他的想法。

  到了第二日,军中先派人去城门前喊降。

  山桑县令颤着声回应,说需要考虑三日。

  喊话士卒回来禀报,卫钊低头又看了一回地图,若有所思。

  到了第二日,卫钊派出斥候小队,去前方打探消息,尤其是山桑周围的地势情况。到第三日,前去探查的斥候还未回来,山桑城里却传出将要投降的消息,县令道需建武将军亲去取城。

  卫钊闻言冷笑,“当我三岁稚童哄骗。”他一声令下,命全军整装待发,准备应敌。

  出营帐之时,蒋蛰还有些不解,道:“我看山桑虽城墙坚固些,里面也并无多少军士,郎君何须如此郑重以对给我三千……不,两千人即可,就能打下来。”

  何瀚之回头看了眼营帐道:“将军不会做无用之事,我等听命就是。”

  卫钊在营帐中听见两人说话,从中也看出区别,蒋蛰出身市井,好武勇斗狠,何瀚之军中打拼一路起来,于排兵布阵更有所长。他将两人的用处想了一遍,等待大军整发。

  卫钊在营帐中换上轻甲,这时蒋蛰跑了进来,从行囊中翻出护心镜道:“小郎君当日说过,上战场时一定要让郎君穿上这个。”

  卫钊皱了下眉。

  蒋蛰又道:“小郎君都那样嘱咐过我,郎君还是穿上吧。”

  卫钊想起当日卫姌捉住他袖子不放,仿佛不答应她立刻就要哭出来的样子,心下一软,让蒋蛰把护心镜拿来。

  卫钊带着大军进发,很快来到山桑城外,此时城门大开,县令站在门前,躬身相迎道:“我等北地臣民,等候王师已久,请将军入城。”

  将领士卒都是兴奋不已,所谓攻城为下,如此不费一兵一卒 ,却将城池拿下来,算是大功一件。

  卫钊骑马当先,带着几十亲卫,将进城门之时,卫钊忽然调转马头,问县令,“既然等候王师已久,为何还要我等上三日”

  县令愣了一下,道:“大军临城,下官自是害怕……”

  卫钊忽然举刀,对着他当头劈下。

  县令头颅飞出,血溅当场。所有人都怔住了。

  卫钊厉声道:“城中有埋伏,斥候未归,燕军已至,想趁我们入城之际前后夹击,全军听令,准备迎战。”

  亲卫们齐声应和,传下令去。

  作者有话说:

  48

第48章 秘密

  城门洞开, 县令头断身死,将埋伏在城门后的兵卒吓得不轻,有人刀剑脱手, 落在地上发出脆响。

  何瀚之道:“将军, 我带人进去一探究竟。”

  卫钊料定城里埋伏的人并不多,何瀚之一挥手, 带了上百兵卒直冲城内,里面发出金戈交击,厮杀搏击,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何瀚之就来到门前,身后兵卒捆着一个头戴纶巾的长袍男子。

  “将军,贼众已伏诛,此人是山桑县令的谋士,叫常楷,县令之事他全知晓。”

  卫钊一招手,让人将他押到面前。

  常楷面色如土, 抖如筛糠, 像他这等喜欢为人出谋献策背后运作之人,最糟的情况就是眼前这种。主人已死,他也暴露人前, 眼下十分危险,也显得他曾经的筹谋十分无能。

  “这位将军……”常楷不等人问,抬头抢先开口道, “可知大祸将至。”

  卫钊坐于马上, 居高临下看着他, 挑起嘴角笑道:“如你们这般谋士, 为显示才能,开口必是危言耸听,你是不是想说,我虽然杀了县令,却已经落入燕军重围,身死就在旦夕之间”

  常楷目瞪口呆,这正是他要说的话,此刻却被卫钊一言道破。他冷汗涔涔,抬头盯着卫钊看,“足下何人莫非姓谢,或是荀”

  此次殷浩北伐,重用谢尚和荀羡为都统,他怀疑眼前这个年轻将军就是其中之一,但年龄似乎又有些对不上,常楷极是疑惑。

  卫钊不理会他,提着马鞭问:“如果县令成事,如何通知燕军”

  常楷白着脸抿唇不语。

  卫钊对蒋蛰下令道:“先断他五指。”

  蒋蛰狞笑一声,如他这般市井游侠儿长大的郎君,对这类事一点都不陌生,他都没有叫人,自己翻身下马,手里不知何时已经多了柄短刀,在日光下反射着粼粼银光。

  常楷被蒋蛰从地上提起,从捆绑的绳索里抓着他的手。五指若残,别说提笔写文章,便是吃饭如厕都成问题。常楷抖得更厉害了,赶紧道:“将军,我说。”

  他看了眼地上血泊之中的县令尸体和原处的头颅,心颤道:并非我毫无气节,实在是这个将军太过心狠手辣。

  卫钊目光阴沉,面露不耐。

  常楷赶紧道:“在城北墙头上燃火点烟,燕军即刻就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