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玄蛇(1 / 2)

澹池渊将腕上的赤血佛珠取下,持在手中,直接转到顶珠的位置,念珠诵经:

“众生本静,唯因不识前尘是幻。

妄起贪嗔,奔波不修,皆为前尘所劳。

由此尘劳,转受皆苦。

今修学三昧,即为出尘劳也。

当知女色男色即尘也,贪诸即劳也。

欲出尘劳,而不持霪戒,犹如抱冰求暖。”

一切法由心所现,这声声佛经,是触心发念之文。

如莲花生大士借以池渊之声,对众生万物授法:

一切众生的心性本来清净,只因为不知道前尘往事已是幻象,因此被业力牵制,起了贪嗔痴慢疑、起了毒心、妄念,淫秽之欲心。

清理心念,才能回归本初。

而整个清理的过程,如同生转死,死亡又过渡至生。

他有力的手,沉稳的持转佛珠。

经文一出,寒风凛冽,念珠一转,尸气渐散。

微细的白光铺洒,就像秋天空中的满月的光,从108颗,由百年瑞龟在禅院圆寂后,取出的血骨磨珠中散出,白景象心,寓意生命之初。

微细的红光,就像遍满的日光,从左右两边两颗对称的谛听珠发出,红增上心,寓意见真;

浓厚的黑暗,就像黄昏后的天空,顺行而下,接应一枚骨珞所制成的火焰型三通,直达弟子珠,黑炼成就心,寓意引通痛苦,艰苦可成。

最后,一道没有月光、日光、黑暗时,天空自然的颜色。

由一颗虎眼珠镇顶珠发出,这枚以障见佛的庄严利器,蕴藏忿怒法,将方才四种光芒汇集。

恰恰构造了一座凡夫由死转生,由生向死的境界。

黑白蛊虫扭动身躯,向两侧爬曲,妄图回归深渊中,躲避咒诵的攻击。

澹池渊左手持念珠,右手结金刚定印,以梵语念诵:“ॐआःहूँवज्रगुरुपद्मासिद्धिहूँ!。”

声自血池,任脉而上,以肺门灌音,自口而出,声声有力、如同金石,颇有拨云见日之势。

顿时间,镇顶的虎眼珠,散出金色佛光,化作网状冲入北岸,铺洒在虫蛊之上,黑白虫顷刻间化作血水,泄于石板道两侧的土壤里。

北岸的天空疏朗起来,刚才堆砌如宏的尸群,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只剩下悬道两侧黑渊潇潇,血水汩汩而下,证明不是幻象。

看着地上暗红的“盛景”,澹池渊摇头叹息,他不止清楚,这煞有多厉害,更知道它的由来。

此法只能暂时压制,不是长久之计。

他顺着小路,走入北岸——龙墓玄境中。

澹池渊踏上悬道,朝着小道尽头处走去。

越往里走越幽暗,仿佛要走入地心深处,道越来越狭窄,左边出现一排诡异的参天刺柏,树干泛出黑紫色的光泽,干裂的枝桠嶙瘦。

天上云层突变、风天异动,映照着土壤的魔性。

黑色的水,没过石板,那股寒湿之意再次袭上心头。

“呼~”他将赤血甲珠缠在手腕上,义无反顾的

走了有半柱香的功夫,

俨然见一座石碑拔地而起,挡在道路正中央,碑上雕刻着一条白龙,正义凛然睥睨着来路,似欲腾空飞下与魔怪交战。

澹池渊停下脚步,双手合十,喃喃念咒,他所念之咒,可谓“密宗神音”,由丹田命门而起,直通头顶百会。

“开天门。”

随着他一声咒令,石碑中的能量随之涌动。

白龙被瞬时唤醒。它如同依旧庇护世人的幻影,冲上北岸上空仰头呼啸,仿佛千军万马的嘶鸣声,响彻云霄。

白龙盘旋,空中果然出现一道巨大的天门。

随龙啸声一起轰鸣的,还有巨大石碑缓缓陷落的声响。

白龙消散,化作乌云滚滚,似曾经乱世的镜像。

石碑被大地吞没,天门之下,一道地裂深渊显现出来。

“我好孤独啊…”悱恻的男声。

“为何还不湮灭…”他泣不成声。

鬼怪似的摇曳,黑影就游走在深渊里,浓郁的伤感,积郁百年,大地恸哭。

一双幽绿的眼睛藏在迷雾间,听到动静,昂首穿出黑暗,悲哀立刻换做野性的攻击力。

澹池渊上前几步,站在悬崖边,他傲然的俯瞰渊底,那不见天日的地方,黑水在翻滚。

一条头上长着犄角的蛟蛇,腾空而出,他的身体几乎有百米长,一直顺着这条深渊裂缝,延续到看不见的地方。

蛟蛇身躯如古木般宽厚,通体玄黑,背上是赤红色图腾光华流转。

它抖落满身的白骨,虽样子骇人,见来者是澹池渊,目光忽而温存下来。

“玄蛇,你昨晚似乎破了禁忌。”澹池渊站在他面前,虽然显得渺小,气势依是非凡。

玄蛇有些兴奋,高兴的动了动身体,周围大地被震得皲裂。

它似乎忘了这样会引起什么,哪知气浪,已然震动方圆百千里,周围居住的人,无一例外都受到干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