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典当玻璃镜(2 / 2)

他们来到阳谷县后租的这个小院价格不低。

不过贵还是有贵的道理,不管家具还是日常用品,一应俱全。

金莲走出房间来到小院里,小院的西北角有口水井,水井上还讲究的用一块木板盖着口,木板上放着带麻绳的木桶。

水井旁边还有个用来洗衣服的宽木盆和搓衣板。

是的,这个时代已经有搓衣板了。

川蜀的粑耳朵大概已经享受上。

能够自如的用水,在这个时代已经很不容易了。

金莲拿起木桶,掀开木盖,把水桶慢慢顺到水井里。

水井并不深,金莲感觉也就是放了两米多,就打到水了。

也对,泉城济南那边,泉眼都上百个,证明山东的地下水是挺充足的。

提上几桶水,金莲吭哧吭哧的把换下的衣服给洗了。

院子里就有麻绳的晾衣绳,把衣服搭上,完事。

没有洗衣机的生活,还真是不方便啊。

金莲心里感慨几句,先回屋,换了身北宋的衣服,她要出门。

找当铺把小镜子给当了。

在两宋时期,典当行又称作“质库”、“解库”、“长生库”、“典库”、“典铺”、“印子库”。

叫法多种多样,商业模式相同。

福丰长生库。

掌柜刘昌在高高柜台后面的房间里昏昏欲睡。

日常典当的事,自有前面伙计和朝奉先生负责。

只有他们把握不了的事情,才会找他出面。

“掌柜的,快来!”

伙计突然猴急的过来敲门。

听这意思,是出现好物了。

刘昌精神一震,赶紧出门,顺带呵斥伙计一句:“狗东西急什么,稳重!”

说着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样来到了柜台。

典当行的柜台高至少一米八,故意设置这么高,就是为了营造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让来典当的人,不自觉就把自己摆在了弱势的位置。

刘昌先是扫了眼来典当的人,引入眼帘的是个身形高挑的年轻女人,带着面纱。

不过露在外面的杏核眼明亮有神,单看眼睛就知道是个美貌女子。

但刘昌也只看了一眼,便把眼神挪到了放在楠木柜台的上的那面小镜子。

他眼神一亮,两步就走到镜子面前。

“这!”

看着镜子里纤毫毕现的那张老脸,刘昌震惊不已,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这是何物?”他不由得惊呼出声。

朝奉先生也满脸激动:“这位小娘子说是从海外,那个佛,佛……”

“佛郎机。”金莲接过话茬,开始分享自己现编的故事。

“这是我祖父南下游历,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从海外流落过来的宝物,名叫玻璃镜,是佛郎机一种独有的特产金曜石炼制。在当地也是极其珍贵的,我大宋,可能仅此一件。”

不管当铺掌柜信不信,反正是把珍贵稀缺讲清楚了。

刘昌小心翼翼的用手托起小镜子,细细观察。

能够照人这么清楚的镜子,之前是闻所未闻,刘昌还是第一次这么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脸。

不管是啥石炼制,仅凭能如此清晰映照人脸,这就价值连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