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油条(1 / 2)

炊饼的利润不低,有五分利。

小吃的利润基本都是这些,大差不差。

卖炊饼同样竞争激烈,阳谷县卖炊饼的行商,没有十个也得有八个。

这行当养家糊口行,想要发家致富,可不容易。

武大郎也没其他技能,他身形矮小,四肢还有些轻微畸形,去干苦力活都很难找到工作。

阳谷县的生活消费比清河县只高不低,来阳谷县后,租房、武大郎生病请大夫、抓药,钱已经花的七七八八了。

这就很像月光族。

妈的工资刚发下来,交交房贷、还还信用卡,不知不觉就没了。

金莲打算在这个世界搞点事,养名望、收小弟都是要花钱的哦。

先搞搞钱。

搞钱其实并不难,在那个空间里,有诸多的现代物品。

随便拿个工艺品过来,哪怕是个玻璃酒瓶子,在这个时代,就是妥妥的高端琉璃瓶。

不过光有钱是不够的。

不管是卢俊义、柴荣,还是宋江,都是用了很多年养出名望,才能让人纳头便拜。

更何况,在外人眼中,武大郎只是个侏儒,潘金莲一介女子,就算有大把的金钱了,想要收服所谓好汉,单用钱也是不行的。

如果潘金莲暴富了,更大的可能是要把她当成肥羊。

不过这点金莲也不担心,到时候收拾几个,名气自己就打出来了。

她是考虑武大郎怎么办。

如果武大郎是个奸诈小人,那没的说,直接弄死了事。

但武大郎确实是个忠厚老实善良的人。

金莲还是有道德底线的。

“武大哥,卖炊饼又辛苦,又不怎么赚钱。”金莲对武大郎说:“我教给你两样新型小吃,你在街上也租个铺面卖小吃吧。”

武大郎惊讶:“什么小吃,你还会做小吃?”

金莲还真会。

退役之后,她是身残志坚,拒绝总让家人照顾。

刚开始是打算自己弄个小吃摊,专门去县里办的职教中心学了摊煎饼果子、鸡蛋灌饼、烤冷面、炸油条等。

不过实操发现一只手毕竟是义肢,干这行还是不太方便,最终放弃。

魂穿过来,她有潘金莲的记忆,了解到现在这个时期,炸油条这种小吃还没有发明出来呢。

至少潘金莲在清河县和阳谷县从没有见过。

而且北宋老百姓餐桌上的蔬菜已经有不少了,白菜、葵菜、还有葱、韭、蒜、姜、瓠、黄瓜、茄子、水芹、藕、芋头等,都已经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一些后世已经逐渐淘汰的菜,像紫苏、牛蒡、香薷、白蘘荷等此时也有很多人吃,不过因为口感不佳,后世逐渐的从餐桌上减少消失了。

而且这个时代已经有白萝卜、冬瓜、莴苣等蔬菜了,只是吃的人还不多。

宋朝人对调味品的使用也已经十分普遍,酒、盐、酱、醋、糖及各种香料都应有尽有。

所以在这个时代做出灌饼、油条等小吃是完全可以的。

而此时并没有这些小吃品种,武大郎要是在街上卖这些,还不是嘎嘎乱杀。

不过,要做这些小吃,像煎饼果子,需要特定的设备,不知道北宋的铁匠工艺能不能做出来。

这就涉及到原身潘金莲的知识盲区了。

最简单的就是油条,只要有口大锅和一个足够大的案板就可以。

“武大哥,我知道有种小吃的做法,叫炸油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