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之神[娱乐圈]_分节阅读_第250节(1 / 2)

  她之后也会参演《生产》,双方都知道这事,也因为这个缘故,两个原本不太熟的演员以此为契机搭上了话。

  “...是的,就是这样,现在真的是不一样了。之前我们说流量为王,也没有想到流量可以起势这么快啊!之前那些流量吧,要么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要么是之前有过不短的默默无闻期...现在这是怎么回事?真是太快了。”黎佳自己就有过很长的默默无闻期,更没有爆火,享受过流量红利,说起这些心情总是有些复杂。

  她说的其实是最近练习生选秀综艺出来的爱豆们,肉眼可见的‘备受宠爱’。真的是人气在手,想做什么都可以——虽然他们还没有被春晚接纳,但这几年的春晚已经有一些流量很高的偶像来了,今年也有,黎佳还在彩排现场看到过人呢!

  “这种事也不只是在国内,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趋势...总的来说,大家的节奏越来越快,娱乐也越来越碎片化,明星也趋向流量。你看今年一些好莱坞的活动,压红毯的都有真人秀明星了。”程程没有安慰太多,严格意义上来说,她也算是吃到流量红利的一批人了,真的安慰的话,有不痛不痒的嫌疑,还不如客观一些说呢。

  “哦,确实是这样...不过这样大而化之的事,其实也不用我们去考虑......”其实黎佳也不是真的要对一个还不算特别熟的同行抱怨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所以话题很快就说开了。

  过了一会儿,两个看着特别年轻的男生过来问好,特别客气...国内其实没有日韩那样严苛的‘上下尊卑’划分,根据年纪、入行时间,划分的清清楚楚。基本上大家最多就是因为人气高低,有人被捧,有人受冷落而已。

  但只要有圈子可混,论资排辈这种事就无法避免!特别是前辈们还掌握着更多资源的时候,这一点就更明显了。

  这两个男生大概就是黎佳口中爆红的流量偶像了,不过他们并不是今年练习生选秀出来的,已经出来两年了,今年也要在春晚表演节目。他们很懂礼貌地到处拜访,看起来还不错。

  他们走了以后,黎佳才说:“我觉得他们挺有前途的。”

  “嗯?”程程没有立刻反应过来。

  “你不觉得吗?我是说,现如今不管是归国的,还是国内培养出来的偶像,其实只要红了,就会把之前学到的那些规矩丢到脑后,迅速自大起来。和圈子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国内的练习生培养,受日韩影响是很重的,所以不少偶像公司都学了日韩的规矩。特别是过去几年,韩流那么凶猛,学南朝鲜的就更多了。其中照搬过来的,大概还有那种严苛的规矩,以及过度的‘礼貌’了。

  但学归学,社会环境不支持,又能怎么样?生活在南朝鲜那个环境中,甚至不需要太过强调,他们也会学会那些东西。但在国内,课堂上学会了,课堂下用不上...最后也就是严谨一些的,时刻提醒着自己,才能保持一些,其他的很快就会全部丢掉。

  黎佳露出微妙的表情:“在我们这个圈子里,那种能不被人气宠坏,最红的时候也能不改变作风,即使只是表面作风...这种人,往往是最有前途的。”

  说到这里,她还不动声色地看了程程一眼——说起来,最符合这个说法的,不就是眼前这姑娘么?

  圈子里的人不知道讨论过这姑娘多少回了,这姑娘实在是太低调了!大家之前还打赌,什么时候可以看到这姑娘的‘堕落’——如果一开始大家还觉得她是在作秀,又或者是还没有经历过这个圈子的诱惑,将来还是要‘和光同尘’的,那现在大家已经改变想法了。

  她都红了好几年了,依旧这么低调,而且还有越来越低调,低调到尘埃里去的趋势...现在确认了,这姑娘就是这么‘无聊’的人。

  心里的想法先暂且不说,黎佳又接着说:“...我在剧组也接触过这些做偶像的小孩子,国内的现实情况嘛,无论歌手、偶像,还是别的什么,绝大多数想要更进一步,最后还是要到演戏上来。”

  “说实在的,真的不行,没有底子的啊,演戏就是个木头...几十年前的偶像能演戏,一方面是那个时候戏多,反正演员便宜,偶像自带人气也依旧便宜,剧组就很愿意要,那时港台那边的演员好多都忙到要轧戏。另一方面,那个时候偶像有人气是不错,但一样‘不值钱’,想要赚钱就要吃苦,这是大家都认可的。”

  “那个时候沉得下心,肯用心的话,大量的戏总能堆出一个合用的演员。现在的话,都是大明星了,肯不肯吃苦,肯不肯放下身段先不说,肯定是没有时间磨练演技的...他们的活动太多了,又都是那么赚钱的。”

第272章 摘月(2)

  时间在准备新电影和春晚演出之中匆匆而过, 程程其实不算太忙...说起来,一个演员如果只是演戏,再加上少量的、必须的通告, 本来就不会特别忙——无论是在剧组外, 还是在剧组内,这年头连轧戏都基本绝迹了嘛。

  演员之所以忙碌, 说到底还是各种见缝插针的行程太多了,不然至少不会比普通的打工人忙多少。

  不过,身在这样一个名利场,又怎么能拒绝那些行程呢?那些行程代表的是金钱, 也是流量。事实上就连程程,也不能说完全拒绝了那些行程, 她只是说出的少一些, 而且接戏不那么紧, 这样才显得‘悠闲’了不少而已。

  当然, 所谓的‘悠闲时光’她也不是拿去玩了,各种充实自己、提升演技、准备新戏的安排都是有的。

  等到了春节期间, 程程对《生产》这部戏的准备已经挺充分的了,至少是不少普通演员会觉得这样直接进组出演也毫无问题的程度。不过要说程程么, 她对自己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是不可能止步于‘普通演员’的程度的。

  现实一些说, 外界对她的期待也不可能止步于那个程度。对于程程来说, 她的好口碑,自成品牌的‘优秀’,既是她如此低调,依旧能斩获巨大流量,不输于当下顶流的武器, 也是一种压力的来源。

  她得每次都做得足够好才行,纯粹一些说,这是她对表演的追求。而考虑一些‘私心’,也是她为了保住自己名誉必须做的努力——她也不是什么完全超脱的圣人,当然会有这样的私心。

  程程心里已经计划好了,在春节之后,进组之前,还要努力推进一些‘陈文娟’这个角色的进度(春晚的表演如果忽略是直播,这个过程还会被全国人民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其实就是个普通表演而已,难度并不大。但说是这样说,谁又能真的完全心态放松,不去挂记呢)。

  所以,在春晚的后台,其他第一次来春晚的艺人都很紧张的时候,程程的紧张相对有限——有一点点紧张,但这种紧张之外,希望快点结束这件事的迫切,冲淡了紧张。让她既保持了紧张带来的兴奋感,又不至于受紧张的不良影响。

  这正是最好的状态啊!

  “春晚还没开始吗?”七点钟之后就钉在电视机前的蓝洁看着中央一套还在播放的广告,略带抱怨地说道。她属于是每年出于传统,会和家人一起看春晚的那种,但春晚的节目还真没怎么关心。偶尔抬头会看一看,大部分都低头玩手机去了。

  有些段子手特别有才,效率也很高,刚刚播的节目,立刻就有吐槽段子上来了呢!

  “你这孩子怎么回事?才七点一十分,怎么可能就上春晚,春晚都是八点钟开始的啊。”妈妈端来两个果盘,一个果盘里放了橘子,还有一个果盘里就是糖果、饼干、瓜子什么的混在一起了。

  “春晚都是八点钟开始的吗?那么晚的吗?总觉得......”很久都不关心春晚,对大家扒着春晚编段子、制造热词名梗还比较了解的蓝洁‘啊’了一下,有一种微妙的感觉。不过她也没说什么,拿了一个橘子捏了一下,剥皮吃掉了。

  春晚终究是要开始的,她其实也没有等太久——和群里的小伙伴说几句骚话,又和家人扯几句没什么意义,重点也不在意义的闲话,春晚就准时开场了。

  今年特别关心春晚,当然还是因为程程要上春晚了!

  大家总觉得春晚找那些流量来没什么意义,说是想要贴近新一代,结果还是挡不住春晚的收视率、关注度连年走低啊!而且从很多人的感觉来说,那些流量也并没有让春晚更好,重新变得能引领潮流。

  然而话不能这样说,在传媒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的时代,想要一档节目引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的潮流,本身就不可能了!这年头大家的选择多了,文化多元了,一切就不同了——文化产品都在做细分领域,大家都没有做国民节目的想法了。

  不是缺乏野心,而是时代变了啊!

  所以哪怕春晚没有找流量上春晚,而是按照大家的想法,弄一些更好的节目,结果其实也不会变...在这个‘春节’本身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的年代,依附于春节的一档电视节目又能怎么样呢?

  顺便一说,‘电视’实在也快脱离大众的生活了,很多人家里如果没有老人的话,一年到头打开电视的机会也很少了...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是几年中产生的变化,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变化不会到此为止,随着手机和视频app的发展,电视的空间只会被进一步压缩。

  对于这种情况中的‘春晚’来说,找流量看起来是病急乱投医,但确实增加了话题度,吸引了关心流量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或许相对人数不多,但他们正好是舆论空间中的活跃人群,而且是活跃人群中最有存在感,最有行动力的!

  网上都说粉丝有存在感,一个人能舞出一百个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了。

  现在程程要上春晚了,效果也类似。很多对春晚不感兴趣了,但很期待她的粉丝,这次可能是近几年看春晚看得最认真的一次了。

  蓝洁就是其中之一...春晚开始之后,蓝洁就一直在等。程程的节目在中间部分,并不靠前,在她的节目开始之前蓝洁基本上一心一用,一边看春晚,一边水群,而不是去扒段子手吐槽春晚的微博。

  直到程程登场,她才扔下手机,大声向爸妈说:“妈,你觉得程程唱歌怎么样?”

  因为蓝洁的职业的关系,她的爸爸妈妈对明星算是比较有了解的,毕竟自己的女儿是吃这碗饭的嘛。就算不会特意去深入了解,平常看到相关信息也会更注意一些吧——当然,也有蓝爸蓝妈本来就算心态开放又年轻,能迅速接受新鲜事物的原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