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之神[娱乐圈]_分节阅读_第202节(1 / 2)

  程程之后一整天都在学东西、做练习,她现在越来越贴近一个宋代贵族少女了,了解她们的日常、她们的内在...唯一让程程有些遗憾的是,时间不够,不能让她慢慢了解、更充实地了解。

  要知道,‘高滔滔’这个角色她更想一点一点去靠近。事实上,她不只是为了演戏才想扮演她,而是真的喜欢这个少女,被激发了少女心,演员之外也想要成为她。

  生活在富丽又高雅的皇宫中,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等美好的东西...程程有证据,这是编剧故意在塑造自己想象中的、最完美的古代仕女!这一刻,‘高滔滔’其实不只是高滔滔,至少程程就在她身上看到了很多有名的仕女形象的影子。

  比如说李清照,比如说林黛玉......

  怀揣着某种遗憾,程程进入梦乡。等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半再次随着生物钟清醒,程程按亮了一下手机屏保,确认一下时间——三点半没有问题,但她很快注意到了日期,而在反应过来日期喝‘昨天’一样前,程程其实先看到了‘星期六’。

  在‘回档’这件事上已经熟能生巧、见怪不怪的程程,每天看时间的时候总会习惯性地关注日期。虽然普通人看时间的时候也会看日期,但往往就是随眼一看,除非是特意了解日期,不然都不在意地...这就和程程完全不同了。

  就像学生总是能很敏锐地想到昨天是星期几,今天要是重新看到,立刻就能反映出来不对。程程也养成了对日期很敏感的认知,在一开始的生疏之后,现在已经能第一时间确认了。

  确认她又进入回档了。

  想想她最近的想法,她确定她是想有一个慢节奏,可以更完美地完成‘高滔滔’这个角色。

  程程一边想着这些事,一边手脚一点儿不慢地换衣服、洗漱、离开宿舍,开始今天的晨功。

  做着日复一日的晨功的时候,程程就在计划这一次回档的事了。就像之前经历的每一次回档一样,当然不能浪费,‘仅仅’只用来准备接下来的戏,最好是趁此机会补习用功一回,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演技。

  程程想的很好,一个是之前尝试的质朴戏剧的训练法体验很好,这次可以继续——事实上,从那次回档入门之后,她一直有坚持这个。

  要知道,和质朴戏剧配套的训练法,即格洛托夫斯基表演训练方法,这在众多的表演训练方法里也算是高难度的那种。有天赋的演员也要进修数年才谈得到有所成就,而像程程这种表演上木讷没天赋的,那进展就更慢了。

  所以对于程程来说,坚持才是根本,不可能说回档的时候学一学,有所提升了就丢下了。不说程程不可能满足于现有的水平,就说她满足了,也得想想学艺这种事是不进则退的。三天不练就能大家知道,形势从来都很严峻啊!

  除了进行一场质朴戏剧的密集训练,程程还在心里列了一个老师名单,想着接下来要去找一些老师上课——其实这个课不多,到了程程这份上,好不容易在演员这条路上可以说是登堂入室了。说实话,这个时候再上表演课,对她的作用也不大了。

  表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演员不用做到顶尖,基本上达到大众眼中‘普通的’好演员后,就很难从‘表演课’上再学到什么了。这个时候演员更需要的是灵感,是吃透角色,是经验,是增加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抓住机会,找到那个适合自己、能够成就自己的角色,是......相比之下,就连勤勉地训练,都不是那么重要了,那更像是一种保持状态的方法。

  特别是对程程这种天赋不高的演员,才更需要用这种方法保持水平...天赋不够,技巧来凑。

  每每想到这些,程程都是先叹气,然后又打起精神。叹气是为了自己的天赋贫瘠,打起精神则是觉得自己也是幸运。不说她能够坚持不懈努力也是天赋,就说她获得的‘回档’能力,这就是谁也比不了的了。

  这样一想,心态就一下修复了。

  程程就在这样平稳的心态中,开始了新的‘回档’。每天致力于格洛托夫斯基表演训练方法的进阶提高,时不时去找老师上课,多读书开阔视野...再然后,剩下的时间都给了‘高滔滔’。

  她这次会进入回档,本来就是因为可惜没有足够的时间打磨、贴近,甚至成为‘高滔滔’。

  之前学习琴棋书画那些东西多少有些急躁,毕竟时间有限,就算只打算学皮毛,也得赶进度。现在的话,进入回档,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她终于能以一个舒服的节奏,慢慢浸淫‘高滔滔’相关的一切了。

  不是程程吃不了苦,不能忍受填鸭教学,非得要舒服的节奏...而是慢慢养成的,和速成的,体现出的质感是完全不同的。

  就连打磨一个小饰品,速成和一点一点来做也会有不同,打磨一个角色的方法不同,差距只会更大。

  就这样,靠近‘高滔滔’的节奏很慢、很慢...这个过程中,程程甚至很认真地学起了刺绣——《君门深九重》中,高滔滔作为生长在宫廷中的贵族少女,却也和当时的普通女子一样,需要学习女红,事实上,剧中就有不少她在做针线的镜头。

  当然,这些镜头里她做针线更多是一闪而过,女红大约相当于一个‘背景’,显示她正在做什么,而不是僵硬地站着、坐着。这样的话,程程本身不会针线活也没什么,中景、远景的时候做做样子,近景的时候刺两针,也不能看出有什么不妥。这和写字画画还不太一样,一两针看不出什么来,连替身都省了。

  然而就算是这样,程程还是开始认真地学了起来。这一方面是现在时间充足,另一方面做女红本来就很‘古典’,很符合一个古代仕女的气质...程程最近回档中不紧不慢接触那么多东西,为的不就是靠近这些么?

  “程小姐以前学过刺绣啊?”被程程找来的教刺绣的老师见程程熟练地做准备工作,将布料绷的很好,一组组的绣线也整理的很有个人特色,就像是已经有了个人习惯的样子,不由得脱口而出。

  程程找了个老师教一些女红基本的东西,至于进阶版么,她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学...虽然回档中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但她也不可能无限地停留在一次回档。这样的话,想要将一个古代贵族少女的一切都原原本本地复制过来,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得‘适可而止’,学东西也不能太贪心。

  其实学女红,网上教程很多,学起来很方便,比找老师学还要方便。但找一个高明的、善于教学的老师,效率肯定更高,对于入门级学生就更是这样。

  “学过吧...”程程想了想最近回档已经赏过的课,又想了想这次回档以前有限的接触针线活儿,点了点头:“嗯...以前的话,玩过十字绣,我读小学的时候还蛮流行绣个卡通人物、花朵什么的,就小小的,可以放在亚力克的框里,用来做钥匙扣。”

  “这样啊...”老师并不意外程程的经验很少,程程这种九零后,连小时候自己给自己钉扣子的机会都很少了,不懂、没接触过针线才是普遍,懂这些是特例。

  “其实各种针法和绣法大都是很简单的,难的是做的时候要做好。”老师指导程程绣一个比较简单的月季。虽然一般开始都是让学生练各种针法,就像学画画先学者拉线一样,但那很枯燥啊!老师也很清楚程程并不是要做这一行的,她就是接触接触。

  既然是这样,那就不用去想打好基础、训练基本功这种事了。

  程程总结了一下老师的话:“易学难精。”

  也有一些刺绣技艺学会就很难了,但那真的是极少数。大多数刺绣技艺单从技巧上来说真的简单,一节课就能说的清清楚楚并学会操作。问题是,真的去绣一个作品的时候,通过技艺(手段)得到作品(结果),作品还要赏心悦目。

  这上面的差生从来不是不知道怎么操作,而是操作之后会把鸳鸯绣成鸭子什么的(影视剧里也总是如此表现)。

  老师也没有特别教程程某种绣法(苏绣、湘绣什么的),程程又不是要做某种绣法的传承人。她完全是现代式的教法,一些基础的刺绣技艺,由易到难,没有绣法派别,甚至掺杂了西方刺绣的一些东西。

  西方当然也有自己的刺绣工艺,宫廷刺绣也是很精美的。

  现在程程正在熟悉的就是轮廓绣和缎面绣,怎么说呢,都很简单——前者本身就可以作为缝纫时的一种针法,就很简练实用。后者的话,适用于大色块填充,真的就是无脑填色了。

  “程小姐很擅长配色啊...”老师看着程程的成品,称赞了一下。主要是都是很基础的东西,要称赞绣艺也无从谈起,也只能赞一下配色了。程程从小学画画的,配色确实很有心得——虽然程程绣的很规整,以‘初学者’来说可以说优秀。

  “还差的远呢...”程程谦虚了一下。

  练习刺绣的时候,程程已经在计算着自己还有多少个课时的女红课了。这个老师的女红课初级课程有三十六节课,每节课两个小时,课程大纲程程都看过了,所以知道每节课的安排。

  虽说每次回档,这个老师就不记得自己找她学过刺绣了。但程程作为一对一上课的学生,发动了钞能力,打乱她的教学大纲,指名某节课的课程内容,对方也是不会拒绝的。

  程程现在以教学大纲来说,就上到第四节 课了。另外,她是隔一两次回档去上一次女红课,不上课的日子,她会抽出时间练一个小时左右。

  现在来看,她的学习进度相当喜人...她也终于下定决心,上完这三十六节课就结束女红课,学到这里为止了。

  古代女子的女红当然不只是刺绣,甚至大多数女孩子主要的女红活计就不是刺绣,而是缝纫——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学做针线是出于现实需要,毕竟外面成衣不好买,请裁缝出手很贵,衣服又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就让制衣和缝补成为非常实用的技艺。

  而普通人家的衣服可不会刺绣,刺绣是很费功夫的...普通人家妻子女儿要包揽所有家务,有的甚至还要抛头露面务工务农,哪有那个时间?最多就是女孩子偷空缝个荷包、绣个肚兜、做个鸳鸯枕巾之类的物件时会刺绣,那是很少见的。

  不过,虽说古代女孩子的女红课程内容很多,但程程并没有一股脑都学的意思。像高滔滔这种生活在宫廷的贵族少女,不需要自己动手做衣服,刺绣就是她女红活儿的绝大部分了,其他的就是做一些小东西,打个络子什么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