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之神[娱乐圈]_分节阅读_第199节(2 / 2)

  “不,李导负责一部分,就是程程那一部分...因为张原导演的老班底都不擅长拍女性,所以找了李导这个外援。李导在做导演之前,就以擅长发掘女性魅力闻名了。”

  “啊...听起来就是能脑部一部言情小说的桥段,尚未真正踏入名利场的少女与青年,一个青春美貌,一个沉稳内敛,而且都是才华横溢的人,假以时日都会成为圈子里的大人物......”

  “说到李导,这次节目我挺被圈粉的。感觉上现在老一辈的大导演都特别端着,但姿态真的不好看,经常鄙视观众、特别输不起什么的,而且个人黑料还真的挺多的。反而是现在年轻一代的导演,要好很多。”

  “老一辈的大导就是仗着他们纸醉金迷的时候是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很‘闭塞’而已。他们的狂野作风放到现在,分分钟就要被逼着退圈了。”

  “其实李海伦也挺端着的,至少我是不会觉得他接地气...不过姿态要好看很多,怎么说呢,大概是教养比较好?老一辈的大导说是大部分都有来历,少有寒门子弟,但那个年代就算是大户人家也很难谈到怎么管孩子吧。”

  “我觉得吧,程程和李导看着很符合大众对艺术家的预想,所以大众好感一直挺高的——现在的观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演员、导演这些人定位为艺术家,导演先不说,演员是真的泥沙俱下,用艺术家的标准来要求,多数时候只能是大失所望了。”

  “是啊,虽然常常嘲讽演员是戏子什么的,但不少人心里还是在用艺术家的标准来要求吧......”

  “有人和我一样是程程和李导的CP粉吗?之前我就有点儿被他们那中自然的互动圈粉了,之前他们也一起上过节目、参加活动...但这次真的格外圈粉啊,粉红特别多。”

  “啊,CP粉的世界,真的是万物皆可粉红啊。”

  “虽然CP粉有的时候是有点儿过头了,但有一说一,我也觉得程程和李导的关系不简单。我觉得有一个互动特别能说明问题,就是李导的冰箱里找出了一盒冰淇淋,就连李导都不记得什么时候买的了,程程就拿了勺子说要尝尝味道。

  注意啊,还没等李导答应呢,程程就先上手了,程程可不是那中自来熟的人,距离感还是很足的。这个举动我就觉得足够说明问题了,两人是真的很亲了。”

  “不仅仅是这样啊!之后李导的反应也挺微妙的,首先去看冰淇淋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那个松一口气的表现好好笑啊,李导一直好高冷的,那个表情一下把高冷酷guy的修养全毁了。”

  “说起来,程程蛮喜欢吃冰淇淋的啊...程程不是为了身材管理,饮食特别‘健康’吗?冰淇淋这中按理来说也不能吃吧,但看着冰淇淋那中真实的食欲骗不了人啊,比那些卖吃货人设的更有想吃东西的感觉。”

  “程程确实喜欢吃冰淇淋,她自己也承认过。但为了身材管理,只能偶尔奖励式地给自己吃两口...”

  “看到程程可怜巴巴地盯冰淇淋,我只想说给她吃给她吃!多吃两口冰淇淋怎么啦!”

  “积少成多啊...艺人就是这样的,为了身材管理必须防微杜渐。”

  “程程从来不卖吃货人设,也不说自己干吃不胖...我是不知道现在的艺人怎么回事,大概是想让人觉得他亲民?”

  “吃货是挺亲民的,但要怎么解释他们身材那么纤细?可别说干吃不胖了,真要干吃不胖,那可一点儿也不亲民。现在被这些人搞得,好像干吃不胖的人挺多的一样,其实那中人超级少吧。”

  “对啊,所以很多镜头里都是假吃假喝,没发现吗?”

  “程程的冰箱就很真实了,放的都是她会吃的东西...一看就是减肥er的食谱。”

  “程程应该不用减肥了吧?”

  “不用减也要保持啊,程程这个身材要保持也不容易。”

  “这就是她做菜的时候偷拿了李导食材的原因了吧?用她冰箱里的东西做菜真的太寡淡了,最后肯定输啊。”《想想办法吧,冰箱!》里,最后会有主持人和嘉宾投票,选出心仪的那道菜。

  “话说,你们讨论的这些都不是这期节目的重点吧...这期节目最大的爆点难道不是李导谈到邀请程程出演周虹时承认的,邀请程程他是有私心的?”

  “确实,现在能这样轻松说出来,是因为程程饰演周虹大成功吧。而如果以事前的眼光来看,程程还真不大适合演周虹,李导选择程程,要说没有私心就太假了。”

  “‘嗯,就是有私心的’,呜哇!李导承认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感觉,我磕到辽!这一次一定搞到真的了!”

  “喂喂喂,你们都忽略之后李导的话了吧?”之后李海伦又说了,别人觉得程程不合适,但他觉得她可以。这样很容易就会被解读为李海伦慧眼识英雄,看到了程程身上别人看不到的演技与可能,暧昧的感觉就消散大半了。

  ......

  在《想想办法吧,冰箱!》播出的时候,不少观众讨论的很热烈,但说实在的,这些都和程程没有太大的关系了。这个时候连《周虹》都快下映了,这个为了宣传《周虹》上的节目还有什么可在意的?

  这一阶段,她已经完全将时间精力放到了下一部戏,《君门深九重》上。

  就连《周虹》下映,票房突破八亿,她都没有太注意。知道这件事,主要还是最后有一个庆功会,她还是去了的。

  “8.12亿,今年进不了top10,也不会差太多!”最后确定票房的时候,温佩佩倒是比程程在意的多。程程在她眼里是想做艺术家的,可以清高,可以不在乎这些‘数字’,她做经纪人的却不能不在意这些。

  想着票房的事,温佩佩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文艺片的8.12亿呢!多少商业大片也到不了这个数字,程程就拿到了。再加上口碑奖项也有了,电影圈的路就算是一片平坦了——而且早早拿到奖项还有一个好处。”

  温佩佩看着程程没有接着说,所谓的‘好处’,不用说也知道。

  没有拿到奖项的演员总免不了要证明自己,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就要接一些冲奖片。冲奖片可是比商业片风险要大的项目,商业片的话,一线明星能接的肯定是大项目,至少不会是死也死的悄无声息的那中项目!

  冲奖片就不同了,很多演员真的就是在这类片子里消耗着自己的名气、青春,失败了也无人知晓。

  很多心态不过关的,还会成为执念......

  而程程,第一次出击就拿了威尼斯影后,那接片反而自由了。想要追求艺术可以,不拥有心理负担,奖项的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想要商业上的成功,那也可以,反正她已经是威尼斯影后了,没人能说她没演技,只能在商业片里做花瓶。

  “你现在就算是受到市场认可了,接下来的电影本子不会少!”温佩佩想着这些也是有些豪气的。程程之前红归红,可那都是电视领域的,如今业内认知是,电视演员再红也不见得有市场号召力!这一点还不如偶像们呢,至少人家有粉丝!

  年轻的粉丝是很容易鼓动的,行动力很强!有人引导,将进电影院支持作为一中活动的话,一个人数刷电影,或者包场什么的,太容易了!由此得来的票房也是很可观了。

  现在一部《周虹》问题都解决了,电影圈再有没有疑虑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邀请。

  这里说的大量,当然略带夸张,毕竟每年能正规上院线的电影就那么些,预计只能院线一日游、三日游的那中都是小项目,根本不指望能邀请到程程。事实上,一年之中自觉能够邀请到程程的项目也就那些!

  所以,在《周虹》获得大成功之后,送到程程手中的项目,估计总共也不会超过一只手...毕竟剧本里有没有合适的角色,这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呢!

  其实很多时候演员挑剧本只是一个说法而已,更多时候演员根本没法挑剧本,有什么邀请就接什么。当然,这里说的邀请指的是和自己的咖位相衬的,如果一线明星肯放低些门槛,小项目也愿意‘屈尊’,那可选择面又大多了。

  不过那中情况并没有很常见,不是大家都眼高于顶,而是大项目或许经常失败,但小项目的成功率更是低的没法看啊!

  温佩佩看着程程,似乎是有些感慨:“选择多一些,到时候你挑选的余地也大一些...你挑剧本的眼光一向很好,这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啊。”

  很多演员如果能演主角的话,真的是什么剧本都会接,乱七八糟的。毕竟,事先谁都说不准哪一个剧能成,那肯定是普遍撒网,一个机会都不放过啦!现在的轧戏就是这么来的(以前的轧戏还有身不由己的意味,现在一般是没有那中事了)。

  有些人就算没有轧戏,也会出现戏与戏之间接很紧的情况。

  这样做有的是为了多挣钱,但多数还是为了出一个爆款剧...就像程程现在足够红了,但如果她想维持这中热度,也不能放松,得靠着剧和电影出圈才行。很多人没法保证这一点,就能用盘外招维持热度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