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之神[娱乐圈]_分节阅读_第12节(2 / 2)

  程程明显已经彻底打破了自己的那堵墙,自然到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而且这种自然又不是纯粹地复制生活场景,相比起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幕,她是具有戏剧要素的——站在那里,就有一种吸引目光的感觉,生活中的平凡一幕可做不到这个。

  这也是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体现之一。

  除了那种自然与专注,就角色而论角色,方导演觉得她也完成的不错。等到程程出去之后,他还很感概:“真没想到,这么出众的小姑娘,一上戏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平凡,但又有那么一股劲儿,像‘小珍’。”

  “这和那些本身不怎么出众,但一上戏,就能光芒万丈的天才演员一样,都是很有天赋的意思。”方导演表情轻松,和之前大不一样...临时要找一个演员,那也是挺难的呢。他这里又不是什么名剧团,那种剧团吸纳全国的资源,想要什么人来临时顶一个角色没有?他可不行。

  眼下这番光景,显然是心里有底了。

  萧春风见他这样,就笑着说:“那就定下这个小姑娘啦?”

  “就她吧。”晚上就要正式演出了,白天还有一点儿排练的时间,要做的事情很多,他也不愿意在这个事情上费时间了。轻描淡写地说:“也就是临时顶两场,说不定就一场,小徐那是临时意外......”

  只是临时救场而已,他们这样的剧团也只能这样,难道还真有人脉拉来一个比原定演员更好的?当下各方面都下意识放宽了要求,不只是演技的要求,还有招人的严谨性——到现在为止,两人甚至不知道程程的名字,还得重新叫她进来问。

  签了一个临时合同,程程得给省话剧团演两场戏,排练时她也必须到场。为此,省话剧团付给她总共四百块的报酬...以此时的大学生兼职时薪来说,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如果具体到学艺术的学生,偏低了。

  学艺术的学生,特别是传媒相关的,好多在大学期间,能找到对口的兼职,时薪真的横扫同龄人!

  像程程,如果她是表演系的,出去拍个MV,再不然给杂志拍点儿照片,给淘宝店家做做模特,给车展当个司仪什么的,肯定收入不低。

  但程程没说什么,一方面话剧团对她这种无名小卒,行情差不多就是这样。另一方面,她这个情况,钱不钱的有什么关系?她很干脆地就签了自己的名字。

  之前那个美术师也过来了,对程程说:“还不快给老费打个电话,让他这个做老师的高兴高兴。”

  程程一点儿不慌,非常自然地拿出了手机,在‘电话簿’里找到‘费老师’,然后点了一下。然后就是对面的电话铃声,是一首老歌——美术师对此没觉得哪里不对,因为这就是费老师的铃声。

  程程已经记住了费老师的手机号码,今天出发之前特别录在了手机电话簿上。

  然而响了一会儿,对面没人接。程程想了想,‘啊’了一声...这个时候她真的用上了自己的全部演技。

  “今天上午,费老师好像有课,可能是上课时间关机了。”

  “有课?”美术师想了想,恍然大悟:“是这么回事儿来着。前天我还说,没事让他过来帮帮忙,咱们组今天要忙翻了,他就说上午有课,下午还要再看来着。”

  事情到此,都没有什么好说的,萧春风带着程程去和其他演员接触,方导演、美术师都各有各的事要忙。

  萧春风分了程程一份剧本,他们排的《春蚕》是有根据时代背景做改编的,虽然内核不变,‘小珍’这种小配角的台词、戏份也很难有什么变化,但还是需要程程重新理解一遍这戏。

  抱着剧本,萧春风带程程离开了大楼,而是去了附近一座三层旧楼:“这里以前是个活动中心,现在废了,拆掉之前就分给团里做排练室、仓库用了。”

  话剧团肯定需要排练空间,需要专门的练习室,存放各种老戏道具、戏服的地方也不能少。之前那栋几个协会共用的大楼,省话剧团只有一个二层,显然不够干这个,有这么一个地方用于排练才是正常的。

  程程是第一次顺利来到这里,有一点儿紧张,但又不是那么紧张。心里默默记下萧春风说的排练时的规矩,又听她说了几个同组的演员如何如何。

  “不用太紧张,你年纪这么小,又是第一次演话剧,大家都会照顾你的。”萧春风笑着将程程引进了大排练间。晚上就要去剧院首演了,所有演员当下都在这边排练,非常紧凑。

  萧春风就站在排练间门口看他们排练,等到排过这一幕之后,才拍拍手,吸引来所有人的目光,笑着将程程推了出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啊,我和方导找到新的‘小珍’了,来,认识认识。”

第23章 追梦少女(23)

  参演一场真正的话剧,这绝对是程程里程碑式的进步了!

  虽然上辈子她有演过影视剧,但对于她这种毫无天赋,‘名声在外’的偶像,每一个演出机会依旧非常珍贵,特别是重生之后,她只是个高中生了,就更没有机会真正演出了。之前在不断回档中,她也参加过戏剧社的排演,可那也不算真正的演出。

  程程在开始‘省话剧团’回档之后,真的挺兴奋的,即使戏剧、电影、电视剧里,戏剧是她相对没那么喜欢的种类——严格意义上来说,戏剧、电影、电视剧,逼格是越来越低的,不过程程不是那种看逼格下菜的。

  她一开始爱上表演,是为了表演时那种与现实世界隔绝的感觉,也是因为喜欢演员演绎不同人生的难得经历。这些,无论是出演影视剧,还是出演戏剧,都能做到,甚至做舞蹈演员这些也差不多,说不定舞台演员还更有优势...舞台上才是不会被打扰的,真正的与世隔绝。而镜头前,还要时不时被打断、被指手画脚呢!

  但后来,她更爱表演了,那份热爱也增加了其他内容。

  如果是影视剧的话,被记录下来,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永生了——这是论述影像起源问题时经典的‘木乃伊情节’,即‘木乃伊原本是古埃及人用以追求□□“永生”的媒介’,所以,‘用绘画、影像等再现手段的内在诉求正是来源于“木乃伊情结”’。

  人类自古以来,永生就是孜孜以求的目标。程程虽然年轻,还不到恐惧衰亡的时候,但希望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长长久久地留下深刻的印记,永远不会消失,就如同历史上追求流芳千古的人一样,这也是正常的。

  而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戏剧就有些不如电影和电视剧了。

  当然,一些经典的戏剧也会有人专门录制...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兴奋归兴奋,其实一开始程程在戏剧演出时的表现很一般。一方面是她在表演‘小珍’这个角色时,演技也说不上超凡脱俗,基础就摆在那里。另一方面则是和其他演员的对戏,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一件事只需要自己一个人参与的时候,自己平常练习时的水准,在‘考试’时,不说百分比发挥,有个七八成效果也是应该的吧。可一旦需要其他人的‘配合’,那影响因素就多了,完全是另一种游戏规则。

  程程上辈子有一点儿和其他人搭戏的经验,但说实在的,经验不多,且最后没什么成功案例,很难说那样的经验有什么用。这辈子练演技,多的还是在这次回档中,而这次回档中,虽然也有和人搭戏的机会,可更多还是在上基础课。

  这种和真正的演员,在真正的演出中搭戏,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大多数演员在初经历这一门槛的时候,都会有些不适应。而程程表演天赋几乎就是负的,不适应只会更加明显。

  所以,最初的几次回档,程程的表现真的很一般,也就是能用的水平。这还得庆幸‘小珍’是个小配角,导演懒得最后关头再找人了,凑活着用吧。但随着回档次数增多,程程越来越‘熟练’,情况又不同了。

  程程不太明白‘小珍’这样的大山里的女孩儿要怎么演,也没有办法像之前去良乡做观察生活表演练习那样。毕竟,那样穷困的小山村不多,而且都距离星城有些远,哪怕乘飞机呢,恐怕到地方了,一天也就过去了。

  她只能找各种片子来看,有电影电视剧,也有纪录片,都是和小山村有关的题材。

  看到精妙的表演,她就记下来,反复观看、揣摩,然后模仿。对于演员来说,模仿也是一种学习。

  她将模仿中学到的东西用到实际演出中,再加上不断熟悉那些搭戏的省话剧团演员,在剧团中自然越来越如鱼得水,晚上在剧院的正式演出效果也越来越好。

  “不错,不错,真是不错啊...”雷锋剧场的首演结束了,要开庆功会,方导演、萧春风这些人将所有人叫到一起去吃饭。其中看到了程程,真是赞不绝口!半真半假地说:“小程现在年纪还太小了,将来读了大学,科班出身,真欢迎你来团里。”

  有一个事业编制,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哪怕很多演员日进斗金,根本不在乎所谓的事业编制,也很稀罕人艺这类一流剧院的编制。一方面这是一个圈子,剧院里多的是大佬,进去之后受用不尽。另一方面,这在外也是镀金,就和得奖一样,是一个可以发通稿去吹的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