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支援33(1 / 2)

“母后,你不能不讲道理啊!”皇帝无奈了,这是在孩子面前也不给自己留颜面呀!

“皇帝,哀家是你的母后。你竟然……说哀家不讲道理?”太后一听更生气了,然后看着皇帝道“现在,哀家就明白告诉你,那个徐蓉蓉哀家不喜欢。还有……你那个一口一个的皇长姐,哀家也喜欢不起来。你若是再强迫哀家做哀家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也请皇帝不要再来哀家面前了。艳秋,送皇帝出长寿宫。”

皇帝一听,得!还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呢!这一下子把俩人都得罪了。然后特别无奈的甩着袖子,双手背后准备离开长寿宫。

许桑柔赶紧对着皇帝的背影俯身,并没有说话。而在一旁的南宫问天,则小声的数数道“一,二,三……”

许桑柔就听到他数到三的时候,果然皇帝立刻转过头来,又重新坐回了太后的身边,然后对着太后说道“母后,儿臣都已经是皇帝了。母后怎么就一点面子都不给儿臣呢?”

“皇帝是走了还知道回来。这就说明皇帝心里,惦记哀家这个母后,再说了,皇帝也应该知道,有些事情本就是强扭的瓜不甜。皇帝认为对长公主有愧疚,是因为当年她替你解决了燃眉之急,也算是凭她一己之力平定了一方安定,可是那三年当中,虽然平静,却也纷扰不断。你始终储蓄着力量,三年之后,她那男人死了。皇帝不想让她,又沦为夫君儿子的小妾,亲自带兵过去平定了一方内乱,把人接了回来。一个女子,既然嫁了出去,断然没有回来的道理。既然皇帝想要保她周全,念着她那份恩情,这么多年,皇帝该还的人情都已经还完了。难不成想被这份恩情一直压着,知道窒息而亡吗?也许哀家说这话失了分寸,可是你要永远记得一件事儿。作为帝王,如果永远心存妇人之仁,那么你皇帝永远都不会,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桶霸一方的帝王。”其实太后许久都没有跟皇帝这样发自肺腑的说这样一番话了,也许是因为他当了帝王多年,有自己的一套帝王之道,可是有些时候忠言逆耳的道理,他还是要知道的。对于长公主的放任,以至于根本就没有把太后和皇帝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懂得给别人留面子,给自己往后留余地,那么她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皇帝说道“母后说的,这些儿臣都懂,可是……”

“你都懂,你还可是?”太后立刻打断了他的话,然后对着他道“哀家最后告诉你一句话,如果你违背你的良心和意愿,同意了那徐蓉蓉和老二的婚事,一来,你是对老二的不负责任,二来,你一手培养出的好儿子,也绝对不会再跟你一条心了。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段姻缘,这句话你不是不知道。哀家虽然,不会立刻马上同意老二跟着许家姑娘的婚事,但是哀家愿意观察,看看究竟她有没有那个能力,担得起二皇妃的头衔。”

皇帝听了之后,立刻起身,对着太后行礼道“接下来的事情,儿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哀家相信皇帝做的所有决定都是正确的。哀家也相信,即便徐国公根深地厚不好对付,可是终究,一统天下的还是皇帝你,所有这过程当中遇到的人和事儿,也终究会成为你踏上这一统天下之路上的垫脚石,不必想着用愧疚之心对待任何人,你只要想着,谁有利于你,谁能帮助你就是。”太后好些年都没有跟皇帝讲帝王之道了。如今此刻当着孩子的面讲这些无疑就是要告诉皇帝,有些时候,帝王就要收起那些愧疚之心,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儿,不过都是短暂过客而已,你越是在意那些人,就会越拿你在意的东西来拿捏你,所以现在的皇帝根本就是被长公主给拿捏住了心态,才会时不时的做出惺惺作态的举动,让皇帝感到内疚,从而听她的话。太后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又怎么能不知道她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许桑柔有些时候就在想,这难道不是你们宫廷内部的事情吗?或者是说我不该是个外人?难不成这么重要的国家大事就可以当着一个外人的面脱口而出吗?一时之间,自己忽然感觉在这个大殿之上,有些风中凌乱了,自己该不该听到?听到了之后会不会被灭口呢?

而在一旁的南宫问天也是第一次看见自己的皇祖母教训自己的父皇,那一时之间呢!自己也觉得此刻不该在场,不然的话父皇该有多下不来台呀?可是既然皇祖母当着自己和许桑柔的面把这些话全都说了出来,这就说明皇祖母并没有拿她当外人,而且从刚才的故事来讲,再到现在皇祖母对许桑柔的态度急转弯,那定是爱屋及乌没错了。刚才皇祖母又那么毅然决然的站到了自己这边,坚决不同意自己和那徐荣荣的婚事,就足够表明自己的立场。得亏皇祖母这边找到了许桑柔就是她这么多年一直寻找的人,否则的话八成多半皇祖母也跟着父皇同意了自己跟徐蓉蓉的婚事了。

“你们两个。”太后注意到两个人神情当中的变化,然后对着他们两个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