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李严说二桥53(1 / 2)

刘璋在接收到刘表送来钱粮与镔铁等物资之后,就带着大军回返益州,留下吴懿在这里。

“子远,这里就交给你了,你在这里,一定要将大军操练好,其次尽可能的招募大军。

两郡之地交由你,以后若是攻取荆州,你这里尤为重要,期间刘表来攻的可能性很小,但也做好防范。

有什么事,自己能拿主意就直接决定,拿不定主意的,及时传信给我。

都明白了吗?”

对于留守武陵与长沙两郡的人选,刘璋也是思考了很久,这个任务必须交给一个能文能武的人。

本来想交给徐庶,想了想还是放弃了,毕竟难得有这么一个人才,这里又不过是做好将来攻取荆州的准备,留下徐庶太浪费了些。

刘璋才考虑到吴懿,吴懿军略也有,又是益州老人了,用来留在这里,也是极为不错。

为此,刘璋还将庞乐留下来,协助吴懿,毕竟手下还是得有一个使唤的,有点能力的将领才行。

吴懿听着刘璋的话,神情很是严肃,他知道,留守在这里,这是刘璋对他的信任以及能力的肯定,也知道留在这里的重要性。

“主公请放心,末将定然守好两郡之地,绝不让人夺了去。

末将深知这里将作为以后攻取荆州的桥头堡,必然操练好大军,并尽量扩充大军。

主公信任,末将纵然身死,也必将完成主公所说!”

刘璋点点头,对于吴懿,他还是放心的。

如今的益州,还是太缺人才了,只能在矮个子里挑高个了。

“好,这里交给子远,我放心,我们这便回去了。”

刘璋给吴懿留下三万人,就带着大军返回益州了。

庐江皖县,李严先是来到这里,准备去往桥府。

在李严眼中,与孙策谈好约定,并不难,对于出兵荆州,恐怕他比谁都想。

而对于刘璋点名需要的二桥,李严却是把握不准。

二桥之父,桥公,乃名士长者,刘璋虽为益州牧,但毕竟距离这里太远,结果谁也不会知道。

李严整理好仪容仪表,给桥府送去拜贴,才往桥府而去。

这个年代,正常间的往来,都是需要提前下拜贴,告知主人家,同时也是以示尊重。

这一套,几乎都是士族之间,官员之间才会用到,一般走家串门,是不用的。

像李严这般,就是等候就可,若是约时间,同样需要等待回帖。

这个时代,对于礼节,看得非常重,儒家思想的熏陶,影响着每一个读书人。

李严的拜贴送进去后,很快,桥公亲身而出,以示尊重与欢迎。

“益州李严,字正方,见过桥太公。”

桥公闻言,顿时一笑。

“益州俊杰来此,甚是欢迎,进。”

李严随即跟着桥公,来到正堂之前。

“小友请喝茶,寒舍简陋,小友莫要嫌弃。”

李严闻言,当即站起身来,微微一礼。

“桥太公说笑,严能进府中,已是幸事。”

桥公闻言一笑,随即开口问向李严。

“正方是吧,不知所来是为何事?”

桥玄对于李严的到来,很是纳闷,益州使者,怎么会来他这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