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风将起 五(6)34(1 / 2)

通过宝龙寺内暴露出来的情况,朱雀镇辖下神道会系列案件中对方的作案手段和目的也显露了些许端倪,赵多吉案件自然也是归入其中,吴承忠三人便也临时被要求协助办案。吴承忠对当晚交过手的黑猿身份提出了一些猜想,其能量波动感觉起来和当年活跃在东海政区南边靠海一带的一个融合者非常相像,那人在当时人称黑臂拳郑三山,本名叫做郑国福,十几年前郑家发生了一场大火灾,火灾不但导致当初比邻而建的郑家兄弟两家房屋都毁于一炬,郑家老老少少七口人也丧生火口,其中还有郑国福的兄长——同为炼怒者的郑国寿,只有出门在外的郑国福和他住校未归的大侄子郑向海活了下来。当年案件经过勘察判定为意外事故,郑国福对此判定非常不服,坚决认为身为炼怒者的自家大哥根本不可能意外身死火场,当年还闹出过不少事情,吴承忠便是在此过程中与其有过深入“交流”,所以印象比较深,不过之后没多久郑家幸存下来的俩叔侄便音讯全无了,据传可能出海偷渡去了南洋某个小国。局里根据这个线索很快在东海政区南部发现多处了疑似郑国福的人员活动信息,而另一边局里根据至今所获的诸多证据线索,通过总镇信踪处的协助推测出的科学神道学会可疑据点也大都指向了这片区域之内,两方所指区域不谋而合。

通过最新整理的任务反馈信息吴望得知昨天联合办案组针对三处可疑据点接连发起了突击围剿行动,战果各不相同,其中在丹山市远郊一处小型食品工厂的突击行动战果最丰,不仅抓捕到两名帮助神道会在工厂内进行秘密活动的组织外围人员,还在工厂冷库内找出了好几具培养失败的半成品异化者尸体。另一个行动是突击金陵市一所私家整形诊所,不过相关涉事人员早都已经销声匿迹了,也没有找到任何相关资料,只留下一些不明就里的工作人员,行动完全扑了一个空。最后一个针对福山市郊一所民营儿童福利院的突击行动最是惨烈,对方似是早有准备,突击队遭受到大量融合者的伏击,围牢被破,突击队中不管是渡者还是支援组队员人人挂彩,多人重伤,好在后续支援及时赶到,使得对方望风而逃,才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不过仍有十余人要靠担架才能去往医馆,目前都还有三人在重症监护室内。信息里面没有更多的行动细节,单看这些结果吴望便感心底寒气涌动,如此看来丹山市的行动能有战果说不定还是因为吴承忠的突然搅局让他们有些猝不及防之故了。

一路无话,第伍队行到政区南边临海温岩市的特动局驻点后把吴望放下,自己则继续往南边福夷山市的指挥部方向赶去。

温岩市的特动局驻查点办公地距离机场不远,是紧邻治安所的一栋小楼,算是借用了政区警阀部门的地方,吴望到达的时候已是近傍晚,他随着标识来到专项案件临时指挥办事处报道,办事处设在类似会议室的地方,应该是这处小楼最大的房间,里面有七八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一位有些秃顶戴着眼镜的中年工作人员看到吴望后招呼他过去,对照身份后又去电脑上查看了一下信息,道:“你们第柒队的渡者都已经安排出任务去了,你就跟下一批出发的队伍好了……嗯,正好还有一个你们第柒队的队员排在下一批,你就和他一起跟老李去三级区域探查吧!”

原来为了有效分配人力资源,总镇信踪处筛查分析后大致把整个东海政区南部临海地区内的可疑据点所在区域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区域内有重要据点的可能性最大,风险性也最高,所需调配的人员自然能力要最好,相对的三级区域风险系数最低,支援组队员也能很好得完成任务。

吴望领命后便去到旁边的一间小办公室和队伍汇合,而让人意外的是另一位第柒队的队员正是自己的室友袁新夜,他身旁一位两鬓略显斑白的中年大叔,应该便是那位口中的“老李”了!

袁新夜看到是吴望后非常高兴,自从他负伤进医馆后他们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了,冲上来就是一个熊抱,倒是让吴望有些不适应。袁新夜先是介绍了大叔“老李”,他名叫李冬来,就是温岩市本地人,还是一位渡者,早些年是在北边青龙镇任职的,后来因为出任务受了伤便退下了第一线,申请转到了家乡特动局驻查点。因为融合者特殊的身体机能,年近知天命的李冬来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出头的样子,五官棱角分明,脸颊有些消瘦,胡子刮得很干净,看起来很随和,笑着和吴望打了招呼,而袁新夜迫不及待地拉着吴望到一旁聊起了近况,通过交谈吴望才知道袁新夜也才刚刚从医馆出来,昨晚被安排来到这里,也是由于第柒队渡者们都安排任务在外未归,他就被安排到下一批,许是照顾他刚刚住院出来,把他排到了风险评估等级最低的区域,也就等到了吴望。

袁新夜在医馆也听到过吴望的消息,拉着吴望让他讲那些“光荣事迹”,吴望无奈,只得挑着讲一些,袁新夜听着津津有味,只是没过多久便有工作人员前来通知他们可以出发前去执行任务了,同时和他们校对了一下专线通讯的频码并交予他们一大背包辅助物资。

李冬来似乎早已经了解到任务区域信息,笑着招呼了一声,带着吴望二人来到院子上了他的工作用车,然后不紧不慢地朝着任务片区方向驶去。一路上李冬来看到些什么倒是偶尔会讲上几句,似介绍似感慨地述说着城市的变与不变,袁新夜这边和他熟络地搭着话,时不时还打趣几句,看起来他们之前已经相处得颇为熟络了。

李冬来通过后视镜瞥到看天不语的吴望,可能以为他出任务有些紧张,开口解释起三级区域的任务目的其实不过是帮助主力队伍排除缩减范围,如他们一般的临时小队基本都是由当地各处特动局驻查点内“二等”渡者带队或者直接由支援组队员组成,算是最简单的侦察队,若是有发现稍许异常直接上报便可,并不需要进行深入探查,只要他们自己再仔细一些,基本上算不得有风险。

吴望回以一笑,车内气氛顿感轻松许多。

烈阳挥手敛去最后一缕炽热,霞光从天边窜起,车辆也从大马路开到乡道,弯上村道,转入土石小道,颠簸好一段后跨过一个山坳,最后往一旁树丛里一钻,才终于停了下来。这一路行来若不是李冬来这位熟悉情况的本地人带领,任谁都不会想到在这犄角旮旯的地方还能有村庄。

李冬来下车后狠狠伸了个懒腰,然后招呼吴望二人从背包里翻出压缩食品兑着矿泉水算是把晚饭对付过去了,接着他看了眼天色,又转向山坳里头一个小村子伸手指了指道:“从这往里这一片便是这次任务区域了,我趁天还没黑先到前面黄狗岙探查一下,你们等会收拾一下,把车子稍微盖一盖,带上东西到村头边那处溪潭后边等我。”

李冬来看二人点头应下后便拍了拍手大步朝下面村子走去。而袁新夜和吴望也很快收拾完毕,把车子草草遮蔽起来,从那条碎石小路上不仔细看已经发现不了车子的痕迹了,随后二人带着装备悄悄摸到了溪潭后面等着李冬来返回。

差不多一顿饭工夫,李冬来慢悠悠踱出了村子,过了转角后一闪又绕回了溪潭后边,汇合吴望二人后也不说话带着他们绕进了村子一侧茂密的竹林内,确定没有引起注意后才蹲坐在林地上开始和分享起得到的信息:

李冬来倒是从饭后闲聊的黄狗岙村民口中套出了许多信息,有村民告诉他近一年间他们时不时在夜里能听到汽车进出的声音,有时候特别吵像是大货车碾过一般,就说三四天前就刚刚来过这么一趟,不过由于发生的不是很频繁,有时候隔了十来天一次,有时候一个月也没有一趟,而且还留在村里的也都是也上了年纪的村民,他们除了被吵醒时骂上几句却也没人会去管这个事情。另外还有一个重要信息就是他们聊起更往里的大岩滩村长儿子不知怎么发了财,最近时常带着大小岩滩的几个小子开着看起来很豪华的越野车招摇过市,有人唏嘘原本扶不上墙的烂泥都能赚到大钱,有人猜测这群小子肯定是借着小岩滩村那处小码头搞起了走私的行当,还有人看到李冬来的战斗服装束把他当成前来调查的治安官直接提出让他去把那一伙小子抓进去吃牢饭,嫉妒羡慕幸灾乐祸不一而足。

如此结合起来看这大小岩滩两个村子那边肯定是有异常情况的,接下来便是需要李冬来小队想办法搞清楚这里究竟是在搞一些类似走私的勾当还是真与神道会组织有关了。

李冬来略一思索,想着直接去前面大小岩滩村里估计是问不出什么特别有用的信息了,还可能打草惊蛇,便决定等到入夜后再摸过去暗中探查一番,吴望二人自是以他马首是瞻。随后李冬来便领着二人在林间一路穿行,绕过了黄狗岙村爬上了前面一处小山头,这个山头就在分隔开黄狗岙和大小岩滩的山坳口一侧,三人爬上这处后眼前也是豁然开朗,已是能看到远方那一线海天之色。

坡下便是相邻不远的大小岩滩村,如其名一大一小,但说是“大”也不过几十户大小不一的矮楼小院,还是算上两户已经破败的,在村子口最好的位置倒是建了一幢较新的二层楼房,墙边用大字描画着“超市”二字,看起来便是这附近一片人气最旺的小卖部了。现在这个时间村里许多人吃过晚饭后都聚拢在小卖部门口乘凉,都是花白的头发,笑着用吴望听不懂的方言大声聊着天,夹杂着几声狗吠,透着满是沉暮的祥和。

对面山涧中钻出来的小溪缓缓穿连而过,安静而平缓地走向其生命的尽头,消散于无边大海,其所过之处是一块块的田地,有的种着东西有的却是露出一片黄土,也不知道是还没长出东西呢还是已经荒废。

李冬来找了个灌木遮蔽的岩石一坐,闻了闻暖风带来的若有似无的海味,微笑着感叹道:“我们小的时候就爱往又荒又偏的地方钻,上山下海野的没边,最喜欢夏天了,个个晒得跟黑炭一样,现在的孩子都进城了,都金贵着呢,爬不了树,玩不了水,也没什么乐趣可找咯!”

李冬来倒是有趣,生于冷冬,喜爱暖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