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桂味首批,52万天价!189(2 / 2)

有些不太够得着的,直接拉住一片树叶,然后一扯过来。

卡擦一声,整条树枝折断。

这一幕张软软也看到了,但是完全不为所动。

因为桂味不怕这种程度的折腾。

甚至可以说,这掰断一根树枝太小儿科了,等到桂味全部摘完之后,荔枝树就要进行一次大范围的疏枝,到那时候,砍得比现在狠多了。

在张软软这边,这个行为也叫压梢。

就是不让荔枝树长太高的意思。

原本三米高的果树,摘完果之后砍成两米高,来年结果之时又是三米高。

如此循环。

“这桂味够甜。”

知道套不出话的村民只能改行白嫖。

看到工人一箩筐一箩筐挑过来的荔枝,每个人都是一大把一大把的抓来吃。

可是吃着吃着,他们就没有胃口了。

“240。”

“199。”

“245。”

“189。”

听着不断报出的斤数,村民们吃什么也没味了。

或者说吃什么都是酸的。

酸死他们了!

清平村的村民看着张软软,现在的张软软,就是他们幻想中的自己啊!

产品丰收+早熟+其他人收成寥寥。

这不就是他们坚持务农的终极目标吗?

遇到合适的时机,一夜暴富。

是的,普通农户和果农也有机会暴富。

但是条件有些苛刻,很多人一辈子都遇不到。

但是,不管条件如何苛刻,只要这个概率真实存在,那就吸引着无数人为之努力。

就好像彩票一样,都知道很难中奖,但是买的人从来不少。

种田也一样,明知希望渺茫,但是还是心存幻想。

毕竟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

比如当年的蒜你狠。

这个段子之所以能火遍大江南北,自然不是因为单纯的谐音梗,而是因为当年的大蒜价格疯涨,短短时间之内,就翻了几乎一百倍。

也是在那一年,蒜农都赚疯了。

一个月赚了别人家种地几十年的收入。

甚至就连同期的菜农也没有少赚。

记得那个时候的大白菜,也是卖到过10块钱一棵的。

总之,就是这样真实的事例在前,清平村的村民,甚至张建国,才会抱着这样的幻想在当今这个时代继续务农。

现在,他们没有做到的事,只种了一年地的张软软做到了。

……

“总计斤,没算错吧?”

高松文计算器都快按冒烟了。

“没错。”张软软没有异议。

“既然没错,那总数就是这个数,没错吧?”高松文继续计算。

斤,乘上收购价的28。

等于……

52万!

……

……

(感谢懒样洋大王的两千币打赏!昊颉的一百币打赏!不知道怎么报答,如果是可爱妹妹,我以身相许吧。

咳咳,打赏我看到都会感谢的,但是如果系统没提示,我就错过了,绝对不是故意不报名字。

然后就是剧情,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当年的蒜你狠,所以软软的桂味这样大赚一笔是理论可行的,不过现实就别太幻想了。

最后再说一次,兼职作者在这里给大家磕个头,感谢所有大宝贝的支持!

砰砰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