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日·柑橘的芬芳87(1 / 2)

我的办工作上摆着两个水果,一个是柑橘,另一个是苹果。

在这所初中部实习的待遇还怪好的,不仅有办公桌、有免费的WIFI和免费的午餐,就连饭后水果都准备好的。

虽说老师和学生们吃的是同一份套餐,但转念一想,和学生们同吃同住不正是好老师应该做的吗?

周一是柑橘,周二是苹果,不知道今天中午又是什么,应该也是一个能给人带来芬芳气息的甜美之物。

香芋姐妹告诫我说,初中的孩子们,压力非常大,我应当把他们当做哥们一样处,因为能让孩子们放松一下的也只剩下心理课了。

那这群哥们确实有点皮,连办公室老师们的糖果面包都偷,老师们在办公室里笑着哀叹的样子非常有趣。

大概是一群长辈在讨论死教不改淘气包的感觉吧?

像柑橘和苹果这样的水果,本身就能够散发出天然的酯类挥发物质,构成了我们对水果等植物所认知的“果香”。

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化学物质在刺激嗅觉感受器之后,生物电流在大脑皮层中运作而产生的主观感受体验罢了。

物质层与信息层之间永远隔着一层厚厚的障壁,只允许我们通过名为【心理系统】的信息存在和【神经系统】的物质存在进行双重间接观测……

当然,这只是我的世界观。

心理学多少沾点哲学的味道,并且比哲学更加特殊一点,学习心理学的存在(像我这种)会更加容易思考所谓心理、灵魂、精神、世界、主观与客观等命题,有一种专门的心理疗法分类就叫【存在主义疗法】。通过探讨存在性问题来实现对人生困境的解答与梳理……

像我们这类人,不可能是极端绝对纯粹的唯物论,也不太可能是愚蠢的唯心主义者(群星梗),更有可能的,是在长时间反复探讨和思辨过程中,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一个只适合自己的世界观。

(自然,我不排除这是我们INFP特有的喜欢胡思乱想,但我真的是INFP吗?)

人格?

到底什么是人格?

人格难道仅仅指的是人的稳定个性与特点的综合体吗?

人格难道不是一个人的灵魂吗?人的躯骸深处真的没有一个灵魂吗?

如果小说中的“神格”是神之所以为神的核心,那是否存在一个对应的“人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

太宰先生的《人间失格》指的是“失去了作为人的资格”,如果神格是“成为神的资格”,人格是不是“成为人的资格”?

如果人格能够被单独提取出来并数据化,我们如果赋予人工智能以人格的话,人工智能是不不是也就具备了作为人的资格,可以被称之为人?

……

问题很多时候是没有答案的。

追求问题答案的最终,只会带来更多新的问题。

或许疑问是心理系统会去主动进行思考的动力源也说不定。

难道说,一个问题摆在那里,人们就会自然想要去解答这个问题的答案?

正好比,一个登山者用尽力气去爬到山顶,仅仅只是因为山在那里?

学者会用其一辈子的光阴去解答和追寻一堆问题的答案,难道也是仅仅因为,需要被回答的问题在那里?

这似乎涉及到一切生物本能的原理,可能会涉及到哺乳动物幼崽会存在的自发性游戏行为的存在因素。

所以,为什么哺乳动物的幼崽会和人类幼崽一样,出现各种各样的游戏行为?

说来好玩,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大多数人的看法是:因为我们在幼年时期(可能不止)都喜欢进行游戏行为并感受到快乐,我们假定其他哺乳动物和我们一样会存在心理系统,所以它们的幼崽在进行类游戏行为并出现快乐表情的的时候,我们的同理心会下意识认为它们“在玩游戏”并且“和我们玩游戏一样很开心”。

情绪是超越物种的语言,是基因赋予生命的特权。

一个有些魔幻但真实存在的事实:犬科动物能够通过与人类对视,察觉到此人是否对其存在敌意或者善意,并据此改变自身对其的姿态与后续行为。

猫科动物我不好说,毕竟作为半驯化物种,猫的情绪表达确实比较反复无常,也不好预测它们的行为规律,可爱的小狗狗们就不一样了,你只要喂它们几块肥肉,它们能够围在你脚旁转来转去。

过年时候全家回了一趟玛莉娅的娘家(也就是我外婆家)给老外婆祝寿。

去年的时候,八舅舅在外婆家院子的大树下养了两条土黄色的雌犬,今年回去的时候已经产下了一大窝狗崽,跑来跑去的非常可爱。

那窝狗崽都很小,最小的一只甚至还闭着眼睛不会走路,被狗妈妈叼在怀里舔来舔去。

大的能在院子里跑的有五小只,一条很纯的土狗小黄,一条比小黄大一点、看起来也很纯的小黑,一只明显是小黑的弟弟小小黑,一只花色稀罕到能评个SSR的超级可爱小狼狗(我要叫他踏雪),还有一条身上的毛比羊还厚的小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