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天·10月15号·星期天28(1 / 2)

自从星期五确认【大抵发疯】后,这俩天周末干的事情一件比一件怪诞。

我在起点上订购了《影响力》,并且在昨天一整天的主试活动中看完了50%,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我同时拜读了雪之殘老师的短篇小说:《茶园》和《秘史》。

《茶园》一文真的带给我非常深的震撼。

如果说现实主义文学的灵魂是矛盾的现实,那么现实主义文学家的任务,就是将此类过于苦涩、浓烈、高烈度污染的灵魂饺子馅,包裹在手法和剧情共同发酵揉搓成的饺子皮里,沾上一点用于调味的酱油或香醋,引诱食客过来尝一口。

写书的本质和做菜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过我心路之人不难品味出在下对《隐秘辞海》的恐惧与敬畏,包饺子的手法若是用得足够精妙,自然能将苦瓜苦苣馅的灵魂拿捏成狗不理包子。

《茶园》一文使用的【手法】算得上入门级,是那种“只要懂一点阅读理解就能够尝到灵魂”的直爽味道。

可,雪之殘老师是真敢写啊。

就我写一两千字都被盯到打满【数据删除】的补丁,她老人家真的就把很多我们这一辈的文人想写不敢写的东西写得入骨三分。

是那种看一句,品一句,想一句,心脏狂跳十分钟的地步。

这些老一辈的先生,很多东西她们没必要忌讳,也不打算忌讳,因为她们有能够开口说话的资格与辈分,互相之间倒也不会太为难。

但就算如此,《茶园》的故事还是让我看得惊心动魄。

如果我有一天也能写出这样令人震撼心灵的文章……我在想什么,就算真写出来了我敢发表吗?我敢给第二个人看嘛?我有那个资格、辈分和血脉嘛?

此处选取一句个人认为十分值得细品的细节:

“您说得在理。可是我是一个外人,我也没为它们出力,凭什么我可以吃它们?”

很简单的一句话,乍一看没什么,联系上下文,黄石对自己没有用茶树拿来养白蚁的努力,却可以拿白蚁煮白蚁汤来喝,表示疑惑。

似乎也挺正常的。

但……这句话反过来思考,是不是就成了:“如果我不是外人,只要我为这群白蚁出过力,我就可以拿这群白蚁来煮白蚁汤?”

令我不寒而栗的,是“出力”和“吃”两个字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