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成了众矢之的70(1 / 2)

“一天,朱由检在武英殿内,正在为一叠折子而苦恼,突然,有一天,王承恩来报,温体仁前来拜会,朱由检一听此言,登时急了。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嘎嘎!总算是有一个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了。”

朱由检嘀咕了一句。

“这个温体人,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出了名的,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礼部尚书,但他的名声却是响当当的。要知道,在崇祯皇帝的朝堂上,每隔十年就会有五十多位大臣更替……但温体仁却是个老家伙。

他在政府里站稳脚跟,甚至还爬到了政府首脑的位置上,一做就是十几年。

他在辽东抗击清军,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叛乱,都没有出过什么好主意。再加上他举荐给朝廷的都是些庸才,让原本就乱成一锅粥的明朝,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但是现在,朱由检急需一条搅屎棍,将整个朝廷都搅得天翻地覆,好让他脱离这场纷争。”

“殿下,属下温体仁有一件大事要禀报。”

温体仁倒是一副为国家尽忠的模样。”

“常青,这里只有我们两个君臣,你有什么想说的,就直说吧,我倒要看看,有没有忠心的臣子,能不能给我说说朝堂上的真实局势!我总觉得,这里面有内奸!”

“啊!大王!皇上圣明,你的直觉是对的!陛下,这段时间,我仔细调查了一下,朝廷里出现了一股反对田地的风声。”

“最重要的是,成基命与刘鸿训两个大臣,在背后勾结,导致事情闹得更大……”群龙无首,群龙无首。”

“常青,他们两个都是忠心耿耿的大臣,我让他们离开,你觉得我会怎么看他们?”

“这个简单,陛下,我有一位朋友,现在是都督,他对成基命和刘鸿训的旧事了如指掌,就在明日。”

“这两个人被他弹劾,为了面子,肯定会提出辞职。只要皇帝陛下批下来,让他们退下来就好!”

“是吗?呵呵呵,这也太容易了吧?”

朱由检一脸的难以置信。

“殿下,通常情况下,那些老大臣莫名其妙的被人弹劾,又或是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为了自己的名声,就会主动请辞,以示自己的无辜,通常情况下,殿下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但若陛下真的让他们这么做,岂不是自取其辱?”

“朱由检也太厉害了吧,我都不知道他能做到什么程度。两个人的过错并不大,但是一是两个人都老了,有些事情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二是如果两个人真的是造反的帮凶,那自己也不能把他们留下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稳住局面,只有稳住局面,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他们这么吵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

“常卿若真的能做到,那么,我就将你提升为右侍郎礼部尚书。”

“多谢殿下,属下自当全力以赴!”

温体仁欢天喜地的出了武英堂,这两位礼部侍郎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意义却是天差地别。如果你能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色,那么,你就可以成为礼部的二号人物了。”

“想到这里,温体仁就兴高采烈的和他的同僚们说起了明早的事情。”

片刻后,王承恩禀告道:“皇上,周廷儒求见。”

朱由检叹了口气,他觉得这一幕很像,当年的温体仁与周廷儒,都是一丘之貉。他也曾感叹过,这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他继位一年后,竟然还没有表现出真正的叛逆。真没想到,这两个家伙,平时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

“这两个人,都没有什么野心,也没有什么用兵的天赋,若是在和平年代,这两个人,或许还能撑得住场面。但到了明朝后期,却是远远不够的。真是一点用都没有。”

“但现在,我需要一个人来救我。”

皇上,我有要事禀告。成基命和刘鸿训,就这么定了。”

“党祸当道。这两个人就是这段时间倒田事件的罪魁祸首。”

朱由检一脸震惊的看着周廷儒,心说:“这两个人什么都不懂,就是懂皇帝陛下的意思,真是太懂了!”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周廷儒聪慧过人,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很强。这个家伙,也是一位在康熙四十一年考中过的状元。老实说,我的才华,我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他一直在琢磨陛下的意思,明朝末年,正缺像张居正、王安石这样的人才,能够扭转乾坤!这两人自私谨慎,最终落得个叛徒的名声。”

“朱由检也给了周廷儒一个承诺,周廷儒也是满心欢喜的走了。

朱由检心中暗暗嘀咕:“这两个哼哈二将,可别让我失望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