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上亿,满朝文武跪求我别死_分节阅读_第309节(1 / 2)

  而长此以往,始终延续的世家、后继无人的官宦家族,全都要被新崛起的势力挤下去,改变整个大雁局势。

  没有皇帝不喜欢科举。

  从他手上选拔出来的人才,那些从下层人民当中被他选出来的官,支持的是他还是身后家族?

  裴怀悲呼出一口气,心跳得有些快。

  他看向容昭,眼神如一汪水,能将人溺在里面。

  科举诞生,必然遭受反对。

  昨日还赞同的官员,今日许多都变了脸,当即就有人跳出来,大声道:“容太傅,此法恐怕不妥,一次次考试,一层层选拔,岂不是耽误时间?”

  另一人接话:“普通百姓,哪有才干?”

  又一人道:“是呀,如今朝廷正缺人,如何来得及等着你这所谓科举?依我看,这东西不靠谱。”

  容昭早就知道会有反对之事,她依旧立在那里,微微笑:“臣只是提出科举一事,既要扩大范围,整个大雁朝不是更显得公平?”

  “至于这第一次,便直接从会试开始,这应当不浪费时间吧?”

  如今就算扩大到全天下,底层没有经过学习,同样考不上来。

  那这一次,不如就动静小点,开先河才更要紧。

  “从天下选人,终究麻烦。”有人回。

  裴怀悲缓缓道:“和选出好官相比,麻烦些就麻烦些,再者,就算从全天下选,那些普通百姓,未必比得上官宦、世家出身,扩大范围,不过是找寻沧海遗珠罢了。”

  他这是宽慰。

  但也是事实,有先太子的推行,虽然不至于文化掌控在大家族手上,可也依旧被大家族垄断。

  贫寒出身想当官,根本没有渠道。

  世家、官宦家族的孩子,到了年纪,扬了名声,自然而然就会被选入朝中为官,阶级固化严重。

  太子这样一说,官员们稍稍放松了些。

  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读书识字,耳濡目染,自然不是普通百姓可比的。

  容昭这时笑道:“那这次选官,便从会试开始?发出公文,招有才之人,入京考试、选官,如何?”

  裴怀悲点点头,又随口问了句:“诸位以为呢?”

  百官迟疑一瞬,到底没有反对。

  考一考推举的官员,这是他们昨日都同意的。

  太子说扩大氛围,他们也都同意了。

  此时若是再说出反对,到底不妥……

  于是,所有人都点头同意。

  裴怀悲再次看向容昭:“此事便交给太傅负责。”

  容昭抬手行礼,恭敬道:“是。”

  她再次抬头,眼中隐隐笑意,面上虽无波无澜,心情却很是不错。

  科举这种东西,换成一年前,换成永明帝,换成朝中势力驳杂……她提出来,一定都推行不下去。

  但如今已然不同。

  容昭从两年前走到现在,从容侍郎走到容太傅,从户部到明州治水,结交了许多人,也得到了许多人支持,她提出的东西,极受人重视。

  而且,如今时机正好。

  朝廷缺许多人,不是只缺一两个,而是许多。

  这些官员不担心自己想要举荐的人入不了朝,自然就不会那般紧张。

  三位皇子刚刚被打下去,朝中风声鹤唳,官员们都正是紧张时候,生怕再一个浪尾打到自己。

  皇上病重,太子即将登基。

  所有人都忙着抱他大腿,想要在新皇手上,依旧被器重。

  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不会反对太子。

  容昭的目的是抛出科举,开个先河。

  永明帝老了,不想折腾这种需要长时间拉扯的事情,但裴怀悲是新皇,未来还有许许多多年。

  容昭把科举带到了他的面前,他就一定会心动,会花时间去推行。

  而这,就满足了她的目的。

  下朝后。

  裴怀悲将容昭叫到书房,两人关于科举聊了许久。

  面前茶几上,依旧摆放着容昭喜欢喝的茶、喜欢吃的点心。

  容昭:“这并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还要注意选出来的是有真才实学之人,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会之乎者也的书生。”

  裴怀悲点点头,给她倒茶:“我知道,慢慢来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