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桃报李中护军(2 / 2)

守军看见司马师,就跟见着鬼一样,战战兢兢的闪开。

刷脸,司马师仗着自己鲜肉,一路刷脸刷到太后寝宫!

并不是所有守军都听司马师的,都受过司马师恩惠。

但大多数都是中立乐子人啊,大将军在还可以勉强冲一冲,大将军不在,一个月几百块玩什么命啊。

曹爽赢了给我发工资,司马懿赢了就不给我发工资了吗。

我一个看大门的皇宫禁卫,对于我们这种底层小人物来说,不存在曹爽大一点还是司马师大一点,都是一样大的,因为我们,谁也惹不起!

大人物在的时候,装模作样也要拼一拼。

大人物不在,就要看中下层军官是什么态度。

可是中下层军官,要么受了司马师的恩惠,要么就是和我们一样的中立乐子人,装傻装死,谁不会。

曹爽没注意到的是,可以瞧不起底层士兵,但不能瞧不起中下层军官啊。

你不在的时候,就靠这群老铁表态,可是老铁们没有那么铁,全被司马师划拉走了。

曹爽还扒拉着手指头数,那些有头有脸的官职,全攥在自己手里,可是那些叫不上具体职务的中下层军官,他是一个也没放在眼里啊!

但凡他肯用点心,不说多的,像司马师一样广结天下好友,不要钱只图命的与人为善。只要他能花点时间,和自己大将军府里的这几个中下层军官谈谈,偶尔交流交流感情再搞点小恩小惠什么的,今天司马懿从他家门前过,能被射成刺猬!

可是大将军忙啊,日理万机,府里还有那么多妻妾,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照顾小人物的心情,就算是他府里的中下级军官,他都不一定叫得上名字。

哪怕他找孙谦谈过一两次,用不着给孙谦多大的恩惠,今天孙谦卖他也不会卖得那么果断那么彻底!

所以说,不要出了什么事都推给天意,天不佑我啊,天要亡我。

不不不,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

司马昭代替司马懿面见了太后,递交了奏章,历数曹爽罪状,请求罢免曹爽,然后由司马家,和与司马家亲近的人,接管曹爽手里的军政大权。

奏章里曹爽的罪状,虽然有夸大的成分在,但还没真没有冤枉他,曹爽处事乖张多有犯禁,不说人神共愤吧,但连忠于曹魏的老臣们都看不下去,这是事实,也是大势。

史书上说,是司马懿逼迫郭太后签字盖章的,大可不必这样写,但这样写不是抹黑司马懿,反而是给郭太后留面子。

郭家和司马家交好,一直走得很近,又是儿女亲家。

况且曹爽也早就把郭太后得罪了,把她从小皇帝身边弄走,什么事也不向她请示,什么事也不让她过问,还从先帝的后宫偷女人,偷她以前的那些小姐妹……

虽然那些小姐妹吧,郭太后和她们关系不一定好,但是郭太后和曹爽的关系,一定不好!

事实上就是司马懿带人冲到太后寝宫,把前因后果给郭太后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打算,郭太后听完不说欣然同意吧,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因为本质上,就是司马家和郭家,一起薅曹家的羊毛啊,郭太后和司马懿都是被曹爽架空的人,现在有便宜占干嘛不占呢。

但郭太后,毕竟是曹家的太后,郭家和司马家一起薅曹家羊毛的事,这样写太丢人,要顾及皇家脸面,所以写,郭太后是被司马懿逼迫的,不得已才同意。

我甚至可以想象司马懿逼迫郭太后时的场景。

司马懿带人冲到太后寝宫大喊,“太后我要弄曹爽,你来不?”

郭太后小手一挥,“来人”!

卫士们连忙拔刀上前准备护驾。

“取太后印玺,哀家要盖章同意。”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剩司马家的人,拿着太后盖章的命令,在洛阳城里四处接管城防和军营。

本来司马师刷脸就够无耻的了,现在加上太后同意的命令,就是无耻他妈给无耻开门,城里的守军那是望风而降竭诚欢迎呐!

司马懿掌控了洛阳城里的守军和禁军。

但是曹爽带出去的,也是洛阳城里的守军和禁军啊!

真要打起来,沾亲带故的,打不成,打不成,头痛得很。

所以人家司马懿一开始就没想和你打啊!

接管了守军和城防,立即下令关闭所有城门,有本事你攻城,攻不下咱们就谈呗。

某位黑心商人说的好啊,“要么你一枪打死我,你要一枪没打死我啊,我爬起来,还和你继续做生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