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天大胆司马师(1 / 2)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夸大了司马师中护军的作用,别急,曹爽已经领人出门了,司马师的中护军有没有用,立见分晓。

只是说司马师的中护军作用可能夸大,但司马师这个人的作用,绝无半点水分!

因为司马懿欺天渎神的胆子,就是司马师给的!

不是司马师指着司马懿说,老头儿,你只管放肆去做作,出了事我来抗哈。

而是司马师的表现,让司马懿有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

司马师当了几年中护军,然后他母亲去世,他就守孝辞官去了,从此不再担任官职,晋书上写,这个时候司马懿就说,儿子,你闲着也是闲着,你招点死士吧。

死士作为私人武装,在三国那个乱世,类似于私兵部曲,是常见现象,不是说朝廷不管,是想管也管不了,世家大族这么大的家业,谁家没养几个死士看家护院啊。

是说,朝廷不管,你也别太过分,养几个玩玩没事,你别养多了,另外记得报备。

养死士不是大罪,阴养死士就是大罪了,你悄悄的养,不给我说,你是几个意思,你想要造反啊!

是说死士在那个年代,很常见,有记录的袁绍姜维年轻的时候都养了一大批死士亡命之徒,没记录的更是比比皆是。

司马家开始养死士了,而且司马懿的指示要阴养,表明了就是不准备报备的。

但不是说司马家,这个时候就要造反了,他现在还没有那个胆子,是司马师后来给他的胆子,这个时候养死士的考虑,更多是兵权被夺了,作为一种自保手段。

后来老臣们拱火,曹爽又一直浪,给司马家机会了,司马懿叫司马师过来,儿子,你养了多少死士了,把他们都叫来,我们明天收拾曹爽!

“爹,不多,才三千,孩儿马上去。”

才三千,我的天,这个情况放在平时不夸张,放在眼下这个环境,夸张到司马懿都难以置信好吧!

什么环境?你在天下重地洛阳城养了三千死士,曹爽还一直盯着我们司马家不时过来看几眼,一养就是好几年!

那可是三千个大活人,你把他们藏在哪儿。

这件事的夸张程度在史书上是可以排进前几名的,当然他司马家干的其他事,在史书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仅此一例的。

洛水放屁,当街弑君,自己子孙咒自家国祚焉长的。

是说藏人不难,不被人发现才难,这三千个大活人你去联络他们,往来走动不被人发现是件难事。

再说不被发现不难,管理三千个大活人才难,人各有志,各有想法,你能让三千个大活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已经很了不起了。你还能让他们给你去拼命,而没有一个人胆怯临阵脱逃,甚至提前去告密换取荣华富贵的!

在上学时期,当过班干部的人,都会知道管理一帮人的难处。

司马师表示,这很难吗,我管三千啊,还换着花样的管!

这里一味鼓吹司马师管理的艺术,并不明智,合理的解释就是,司马师不仅管理能力一流,还有相当高明的识人眼光。

也就是说,司马师并不是管理普通人,而是选择性的管理合适的人,这三千人是他用识人之明挑出来的,唯命是从不胆怯不图荣华富贵,他选的人都是往这方面靠的。而不是一开始选三千个普通人,然后通过司马师的管理,让他们变得唯命是从不胆怯不图荣华富贵。

这样一来就说得通了,但这也说明了司马师的可怕之处,凡是杰出的帝王,无一不具备识人之明看人的眼光。

比如刘备评价马谡的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孙权的拔吕蒙于行伍,吕蒙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大字不识的大头兵,吴下阿蒙啊,大家都嘲笑他。孙权看一眼,哎,这小伙子必成大器,来跟我混!

只能说这三巨头,出来混站得住脚镇得住场子的人,个个不是吃干饭的。

有没有吃干饭捡便宜的呢?

有有有!

司马昭!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你说当街弑君这种蠢事他都能干出来,你把皇帝绑了,八抬大轿请回宫去,关起门来,要打要杀谁知道他怎么死的啊,你就说暴病而亡,哪个敢质疑你?

可是司马昭,当着天下百姓三军将士的面,当街一戟把皇帝干翻在地,杀了!

我的天,历朝历代皇帝提起司马昭,呸,你不要脸我们还要脸!

弑君的不少,人家都是关起门来赐毒酒也好,用白绫也好,人家有说法的啊,那叫天子,到了这个身份的人,不能不讲究体面,你不要脸,我们要脸!

司马昭这也属于遗传他老爹,晋宣遗风,不要脸是他老爹带头的嘛,洛水放屁千古绝唱!

古时候的中原人,天天骂少数民族蛮夷,当然今天不存在啊,大团结各族都是一家人,相亲相爱哈!

是说,司马懿的做法,连蛮夷都不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