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算尽曹昭伯(2 / 2)

八百骑兵过了就是步军,而曹爽几兄弟自然跟在骑兵后,是被团团包围重点保护的对象,几兄弟都着甲骑在马背上,曹爽却不在此列。

后面的几兄弟有说有笑,前面的曹羲却眉头紧锁,洛阳的军事力量分为洛阳守军和皇宫禁军两部,皆把持在曹爽兄弟手里,曹羲便是皇宫禁军的长官,而洛阳守军则掌握在曹爽自己手里。

曹羲多次劝谏曹爽,骄奢淫逸是祸乱的源头,又告诫家族子弟奉公守法不要飞扬跋扈。

然并卵,在一群变态中有个正常人,那么那个正常人就成了变态,曹羲的努力没有作用,反而引来曹爽及其党羽的猜忌。

好比一群学生通宵打游戏,五黑车队在线发车,打野的曹羲突然公屏发一句,兄弟们作业写完了没,要检查的啊,另外早点睡,明天还有课。曹羲你还说你不是变态!

就连大司农桓范也时常提醒曹爽,洛阳的军政都掌握在曹爽兄弟手里,六兄弟不应该同时外出,哪怕有事非出去不可,也应该至少留下一人镇守,不然洛阳一旦发生变故,悔之无及。

曹爽说他多虑,当今天下大定四海承平,哪来的宵小敢作乱,况兵权尽数在自己兄弟手里,有作乱的胆子也没作乱的能力。

曹羲倒是一直想要留下镇守,反倒被曹爽以大将军的威势逼迫,不得不从。

有人觉得曹羲桓范说的有理有据,为什么曹爽听不进去,蠢猪笨驴,不不不,曹爽不仅不蠢,反倒精明得很呢!

曹羲防的是外人,曹爽防的却是自己人啊!

二弟说怕有人作乱想留下来镇守,我叫你同去你固辞不去,你抱着兵权留下来镇守,哪里来的人作乱?谁想要作乱?怕不是二弟你想作乱吧!

这句话曹爽没说,说出来就杀人诛心了,曹爽没说曹羲却是懂的,曹羲是辩无可辩不得不去啊!

按曹爽的意思,六兄弟都得去,少一个都不行,故意留下来的人,怕不是想自己留下来作乱!

不要觉得科幻,皇家无亲情,权力面前也没道理可讲的。

历朝历代,从来是防内甚于防外!

兄弟怎么了,李建成李世民是不是兄弟。

南北朝的宋魏对峙,刘宋自毁长城檀道济的故事。宋文帝刘义隆病危的时候,想的不是北魏打过来怎么办,而是檀道济反了怎么办,不管他反没有反,先抓过来砍了以绝后患吧。

不管你有没有谋反的想法,当你具备谋反的实力的时候,你谋反的罪名就坐实了。

曹爽兄弟也一样啊,军政大权都在我六兄弟的手里,其它人或许有作乱的想法,但是没有作乱的实力,他其它五兄弟没有作乱的想法,但是确确实实有作乱的实力!

你是曹爽你觉得你该盯着谁,盯着司马懿呐!哈哈,都看过史书,曹爽可没有魏书晋书给他看,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做不到的,也是他能力不足,而不是天意。

因为他一直盯着司马懿,却忘了司马师,几个小辈不成气候,哪值得我大将军动手,曹爽确确实实是接管了洛阳守军,但是他好像没意识到,洛阳守军的上一任统领,是司马师……

如果上一任统领是司马懿,他肯定打起二百分的精神去应对。

哦,是司马师啊,司马懿家那小子,成天跟个闷油瓶一样不说话,做事又死脑筋不懂得变通,不足为惧。

嗯,我试着解释一下魏晋门阀官员任免的风气,或者说潜规则,不然没办法说明司马师在担任洛阳守军长官中护军的时候,干得有多“蠢”!

曹魏洛阳武官的官职虽多,但论及生死存亡的就三个,好记也好懂。

武卫将军,天子亲军,保卫皇帝安全。

中领军,皇城宿卫禁军,保卫皇宫安全。

不要以为带个宫字,皇宫就小了,准确的说法是皇城啊,那叫城中之城,有些朝代皇城的占地面积就接近都城的一半,不是说保卫皇宫的兵力就不多,只能说不一定多,但一定不少,而且是最能打的那一批!

中护军,洛阳守军,保卫洛阳安全。

中护军名义上归中领军节制,但也只是名义上,其实这哥俩差不多平起平坐的,中护军有时候部队比中领军多,权力比中领军大也是正常的。

所以以上三个职位,真没必要比大小,个个都是死生存亡的要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