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祖训95(1 / 2)

暗淡的灯火,被微风轻拂,便东倒西歪,照在二人的脸上,明暗不定。

卢本诚的脸色前所未有的严肃。

“伏虎先祖,留下过两个遗训。第一,不可与僧道亲近,即使当时需要,请来道士和尚。事了之后,就要拿钱打发,走不能与其深交,。后世子孙更不可成为道士或者和尚。”

“第二个,卢家子孙死后,都要将尸体葬在樵木山下,不可掩埋,也不可将棺椁钉死。”

这一席话,听得卢二听得莫名。如果不掩埋,也不钉死棺椁。那和曝尸荒野有什么区别?让那些秃鹫、野狼之类的野兽闻到味道,岂不是成为他们的腹中之食。

第一个遗训他从小就知道一些,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外面游历一趟之后,更是对这种‘陈规陋俗’充满鄙夷。

那些能够传承几百年的大族,都与那几个修行门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世界有妖有魔,要是自家没有修行者的话,又如何抵御这些非人的存在?

一到三境,还可以聘请一些山野道士帮忙,大不了花些银钱。

第四境之后妖怪,既有人类的智慧,又有上天赋予的肌体。尤其是豺狼虎豹那类妖,就算是第四境的修行者,数量不占优的情况下,也不敢说能完胜。

除了长治观、天平观这种陈国朝廷设立的道观,有义务要斩妖除魔,其余的道士,谁肯冒着生命危险,替你对付妖魔?

而且,道长从得知‘妖魔’出现,到筹备斩妖除魔,需要的时间从几天到几十天不等。这期间,就算牺牲几个镇的几百号人,也属寻常。

如果只是几天的话,避上一避也就过去了。要是几十天的话,十个卢镇都不够死的。

卢二正心中不屑,可是剩下的一席话,将他拉回现实之中。

卢本诚道:“既然是祖训,当然不是无根无据,这两样祖训都是有来源的。”

“第一道祖训,是因为伏虎先祖发迹的过程中,受过一个僧人的骗,晚年病痛缠身。”

“与一个道士因琐事交恶,被他刺了一剑。所以他自叙道:道士和尚最是花言巧语,不值得信赖。”

“听我说了这些,你应该就懂得了,那道士的来历。”

卢二脱口而出:“龙虎山!”

卢本诚叹了一口气:“李道长斩妖除魔,四处降妖除魔,为我们卢镇做了那么多。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在樵木山上建了一座道观。”

“第二道祖训后面还有几句话,其中第一句,便是遇虎则死。”

“如果你听过村里的老人的叫法,你就会知道,那樵木山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虎山!”

卢二的脑瓜子嗡嗡响了起来。

虎山。

被敞开的棺椁?

这些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残忍的画面。

难道卢家人最终的结局,不是深埋大地,而是成为老虎的腹中之食?

卢本诚叹道:“不是我们恩将仇报,而是这事实在干系重大。要是让一个道士始终在樵木山上,难免会碍我们的事。”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让你亲自去。而是让卢野狗将绿珠带回来了吧,就是因为那地方对于卢家人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虎穴’。”

卢二忙问道:“如果有鬼虎在山,为什么不聘请道士,将那鬼虎驱除了?”

卢本诚皱眉:“哪里有那么简单?那老虎身死之后,魂魄已经潜入地脉之中,与天地元气相合。伏虎先祖已经是当世武道第一人,第六境巅峰,又能请来儒道第六境的大儒。都奈何不了那老虎,你打算去请谁?”

“为了子孙后代能有富贵福泽,就只有拿归西之人的躯体,作为喂养老虎的饵食,消其凶煞,灭其愤懑。”

卢二只觉得手脚冰凉,双脚不由轻轻抖动。

按照民间的说法,入土为安者,才可顺利轮回投胎转世。

而死于老虎腹中者,就会沦为虎伥,任由驱使。

既为鬼虎,就没有生老病死。

老虎只要不归西,他们的魂魄就会永远被其支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