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挖坑61(1 / 2)

罗罗村的房子散的很开,那一条崎岖小道上,隔一段就有一间茅草屋。稍微讲究些的,就用夯实的泥土做墙,细细数一数,也只有三五家。

王五赶着驴车,顺着小道,去了其中一家。

土墙围成了外墙,房顶依旧是茅草,门是杨木拼成的门板,有些年头了,外表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

这里是廖长老的家。

进了院子,在中堂见到了廖长老。廖长老年近耳顺,头发已经全白了了。脸色黝黑,身体壮实,就是背有些驼了。

廖长老,是对他的尊称,他在村里的地位更像是‘乡老’。

他能当乡老,不是因为他有三个儿子,那三个儿子又各给他生了三个孙子。

也不是忠于君父,远近闻名,或者说孝行感天下。

廖长老能平事,也能办事。

比方说,野猪这件事,村里的青壮是他组织的,去城里请袁老道也是他牵的头。

就筹钱这一件事,麻烦的很,这村里没一个富裕的。看起来只是几个铜板的事,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是全部的积蓄了。

有些人麦苗已经被野猪毁了,就算降服了猪妖,粮食也救不回来。就不想再出钱,宁愿留着钱,下半年再耕种。

有些人的田,离野猪肆虐的地点很远,再乱也乱不到他的那块。心想:凭什么要出钱。

有些人的田,就在附近,可要是让他们几家出。就是掏空了家底也出不起,还不如舍了这半年的收成,留着积蓄。

廖长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连哄带骗,带个几个儿子,挨家挨户的劝。这野猪要是一直放任,终归是个祸患。如果都不愿意出钱,田地都被踏了,下半年也种不成,那就都不用活了。

为了这村子的长远打算,必须请道士,将这猪妖打杀了。要不然罗罗村不得安宁。

有钱的多出点钱,有力的多吃点力,要是家里饥荒的,他家还牵头几个粮食多的大户,接济接济。

这一番下来,三枚铜板,五枚铜板的攒,竟真让他凑够了四吊钱。

就连那个整天躺在床上的刘三,被他这么‘一劝’,竟也拿出三枚铜板,用作道士的报酬。

又组织了各家的青壮,让他们拿上钉耙、锄头,协助请来的道长,好对野猪进行围追堵截。

“廖老弟,这报酬实在有点少,要不…再加点?”

廖长老瓮声瓮气,指着桌子上的铜钱,“刘道长,您也是罗罗村出去的。也知道俺们就指着这茬麦子吃饭呢!被野猪糟蹋了那么多,也不知道有几家要挨饿。能凑出这么多钱,已经是尽了十二分的力气!”

“要不您可怜可怜我们,帮这一次忙!大先生可在我们村呢,有他在,把你们‘降妖除魔’的故事都传出去,到时候都去找你办事的人,恐怕要踏破你家的门槛咧!”

袁老道不为所动:“俗话说:一猪二熊三老虎,最猛不过野猪王。更何况,这只野猪可成精了!更不好对付。”

“俺来的时候不晓得内情,才被你们诓骗到这里来!要我说,猪妖可和野猪妖不一样,出去打听打听,就三串铜钱,谁家道士能帮你们做这事?”

袁老道捋了捋胡须:“且不是从丰海城到这一路奔波。我们一行三人,非鱼刚刚学道,不算数。这位李道友可是要养活一家老小!”

李修文微微张了张嘴,又赶忙闭上,最终没有笑出声。

他说道其实也没什么错,长治观勉强也算一家老小。

袁老道和廖长老讨价还价了几番,最终敲定了价格:在三吊之外,另加三吊钱。不付订金,做完之后,现钱足数给他们。村里的青壮可随行帮忙。但需要答应一个条件,不管事情办的怎么样,事后不能再加钱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