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妙笔39(1 / 2)

得知李修文定了亲之后,妇人对他兴趣缺缺。李修文也不在乎这个,只是向她问起魏鼐家的位置。

妇人笑道:“这倒好找,这条小巷中,你仔细瞧瞧,看哪间最破最旧,那就是他的家了。”

指过路,妇人忙着做起其他事情,扭着已不纤细的腰,往别处去了。

这最破最旧,还真不好说是哪家!

李修文进了巷子,从头走到尾,看着那一家一家,屋檐崩落的有,门漆风化的有。只有一家,鱼鳞样的房顶,豁了一个大口子。房顶都漏了,硬是不补,即便是穷巷子,也只有这一家。

“看来就是这家了!”

李修文在门前站定,轻敲铺首,‘叮当’两声。里面没有人回应。他又敲了两下,这才传来声音:“谁啊?这么早过来。”

不一会,脚步声响了起来,‘吱呀’打开老旧而变形的木门。走出一个人来,那是一个书生,衣衫不整,扣子只扣了三颗,揉着睡眼,“我才刚睡下,你就来了。”

李修文心道,竟让那个中年道士算准了,三文钱报酬估计都没着落了。这都巳时了,这个点又要睡下,如此五体不勤,又穷的叮当响,和他要钱,指定是个麻烦事。

魏鼐见了他的打扮,面露难色:“家中无余粮,可道长如果想乞食,请往别处去。”

他又补充道:“不止我家,整一条街都是这样,道长还是走远一点吧。”

就连李修文,也忍不住皱眉,他扬了扬自己手中的状令道:“你贴在敕令街的委托,已经被我接下了,快带我去看那只笔吧。”

魏鼐也不惊喜,带着淡淡的疏离感:“道长请进吧!”

李修文跟着魏鼐进了院子。

魏鼐在前引路,边走边扣扣子、系裤袋:“我本想着,这精怪既然不作乱,就没必要除他。”

“颜渊曰: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就算它只是一只精怪,也不好轻易打杀他。”

魏鼐一边念,一边摇头晃脑,活脱一个腐儒。

看得李修文嫌弃的摇了摇头。

魏鼐在前面,哪见得后面的情形,趾高气昂的说道:“若非乡党相求,不容拒绝,使我求助于杨墨之辈,可哀可叹。”

李修文又不是没有读过孟子,也知道在孟子的嘴里,对所谓‘杨墨之辈’到有什么评价。

心道:怪不得人家不愿意帮你做事。求人办事,起码好话说足。你这倒好,都上门帮忙了,你还憋着坏骂人!

对这种不知感恩的人,李修文已经懒得与他废话,直接问道:“笔在哪里?”

魏鼐打了一个哈欠,把他带到边角的那座小屋。

刚打开门,一股潮湿的腐烂味道扑面而来,李修文捏着鼻子往里面走,就看到书架腐朽,书桌一条腿已经断了,险险靠在墙角,还是用书垫起来的。

李修文暗暗叹道:这哪里是书房?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杂物间呢。

魏鼐似是已经习惯了气味,他走近书架,轻车熟路找到了位置,从顶部那一排书中抽出了一枚木匣。

对李修文说道:“这就是我说的那支笔,自从它成精之后,我就把它放回了匣子。但它每天晚上都要爬出来,搞得人不厌其烦。”

李修文从他手中接过匣子,打量了一下,这匣子古朴陈旧,就是与名贵沾不了边,枣红色的木头经过岁月侵蚀已经发黑了。

这事不麻烦,一张符就可以解决,但这魏鼐的性子,指不定在这说什么风凉话,还是打发他走最好。

于是便向他说道:“可否回避一下。”

魏书生倒是从善如流,也不争辩,点头退了出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