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诸葛奉被重用105(2 / 2)

“城中粮草可供大军东征半年之食。”

“先出兵将利城围城吧,一来可以震慑他城可能的叛乱,二来若是有叛军来援,我等也可以逸待劳。”

“吕公,我派心腹去联络下各地的亲友,多为大军搜集一些情报!”

“祖父,派我做先锋吧!”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了起来,暂且不提。

利城,自改旗易帜,对太守府进行了血洗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不过利城在兵变第二日便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唐恣是本地人,不会祸害乡里,老百姓们还是过着原来的生活,权力上层的太守变没变,对他们生活影响真是微乎其微,本地豪帅拿回了往日的权力,有些沾亲带故的糊涂百姓还会额手称庆。

在第三天的清晨的时候,利城下了一宿的雨夹雪渐渐停了下来,阴霾褪去,空气清新,天边出现彩虹,城外军营中的常绿树木也变得青绿了一些。

诸葛奉在今日被安排住到了城里,算是获得了些许自由,城里没有多少紧张的气氛,茶楼酒肆、街市巷道一如往日,又渐渐变得热闹了起来。

之前令人畏之不及的血腥与混乱,以及兵变那日残留的血迹,仿佛都被昨夜的雨雪冲刷去了。

既然了解了不能离开,诸葛奉便认了命,和叛军虚与委蛇了起来。

除了完成唐咨安排的辅助征兵的工作,诸葛奉便是操练手下的几十家仆。

利城虽然实施了军管,城门四闭,盘查严格,但作为官吏,他的待遇还是不错的,粮食蔬菜都不缺。

诸葛奉今日打听来,前日唐咨率军,征服了东北面的一座城池,还派使者去联络了许多青徐将领。

下午的时候,利城街头开始出现了许多尚未统合的散兵游勇,他们应该是从附近城镇乡村聚集过来的唐咨旧部,或者是不满大魏统治的江湖义士,农民打扮的,小商贩打扮的都有,提着各式武器,有的形单影只、有的三组成群,都在摩拳擦掌地等待着唐将军的收编。

城外如何诸葛奉不得而知,想来各条官道上来投奔的人应该不少。

诸葛奉不禁叹息了起来,以往那些衣着华丽的商贩、官员,意气风发的富家公子、书生如今应该是看不到了……

都怪曹贼当初屠徐州太狠了,百姓才这么乐意来造反啊,真是报应啊,想来是有来报世仇的,但绝大部分应该是来投机的吧……

这些外乡人,绝大部分是因利城举起了反魏大旗而来,但是气质与往日见到他们时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不提他们中有人衣着褴褛、容貌古怪,只说他们一改往日的朴实谦卑,神色中多了些睥睨倨傲,有的人眼里还多了些猥琐低调。

他们有的见面之后,互相抱拳问候着,说些寻常人难懂的、稀奇古怪的江湖黑话,不过这倒是瞒不过有家学传承的诸葛奉,虽然他并没学到多少本事,怪只怪他老爹当年在曹贼屠徐州逃难时,因病早亡。

不过这些人的议论,让坐在征兵处写文书的他更忧虑了。

这样看来,恐怕用不了半个月,徐州各地豪帅都要起兵了,民间会有不少人响应他们。一开始积极联络的百姓不提,只说无心叛乱的百姓,看到此次叛乱规模如此之大后,也会觉得有机可趁,来凑热闹吧……

这些人中不乏山匪强贼吧,唐咨造反,声势浩大,他们顺势追随也算说得通……

咦,不对,看样子,良民也不少嘛,他们和那些看着就不像好人的,泾渭分明,不过有些人一看就是练家子,哎,三教九流的,他们平日不显,也不犯法,种地、做小生意过活,怎料这胆子也忒大,杀头的事也来……

不过这唐恣,到现在还是懵懵的,只是用他在徐州的大豪名气拉拢人,也没有个明确纲领提出来,好让大家有个奔头,你说恢复汉室也好,为徐州百姓复仇也罢,总之没有名分怎么广纳天下贤才啊,更别提让那些心怀汉室还在观望的士人来投效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