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利城98(1 / 2)

郑小同三十岁,是郑玄儿子郑益恩的遗腹子,他父亲当年为了报答孔融,在黄巾军管亥围城时,赴难而死。

原主和他老家很近,少年求学时,曾经向他请教、学习过,算是记名弟子了。

诸葛诞一看到他,便唤醒了脑海中的一些记忆,等到司马家大权独揽时,司马昭因为怀疑他偷看了文书,无耻地学了曹操,说了类似“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话,就把他杀害了。

哎,司马昭说的什么来着,嗯,宁我负卿,无卿负我,真是心狠手辣,喜欢动粗啊……

诸葛诞赶忙上前作了一揖,亲热地说道:

“啊,子真先生,好久不见了!之前听说先生一直在外任职,这是回京述职吗?”

身材略微发福的郑小同笑呵呵的说道:

“公休啊!的确是回京述职,陛下新命我为左民郎,以后就要掌来尚书台办公了。”

诸葛诞知道他也做过尚书郎的,在大魏,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郑小同这是外放了几年,回京做官了。

“哦,先生在左民槽,倒是个做实事的地方。”

二人寒暄了一番,诸葛诞又约定改日上门拜访他,便分别,各自公干去了。

诸葛诞把马钧的名字报备到了尚书台,之后便去上了值,中午又去金市拿了一趟首饰。下午归家后,大牛又汇报了今日的挑战情况,不出预料,这孩子还是被人打败了。

诸葛诞嘱咐他继续练习秘术,过阵子再去挑战。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便来到了十二月二十三日,这天家家都要祭灶,也叫做过小年。

淳于氏早晨,正在和昨日晚归家的诸葛诞述说昨日在蔡昭姬府上发生的事,她与德阳公主会了面,婉转提了亲,被德阳公主以年龄尚小推脱了。

就在母子二人谈话的时候,远在东方的徐州,有个自称周处的家伙已经四处活动了好多天了,今日早晨他来到了利城。

利城一所宅院的小厅中,周处正襟危坐,对面前已经寒暄了一番后的中年汉子劝说道:

“吴王英明神武,唐将军不如带着部曲,改旗易帜,吴王到时候会派兵来增援将军的!周某在青徐已经联络了不少将军,到时候一起举事,一定能够成功的,吴王也会厚加封赏的!”

唐姓将领名叫唐恣,利城本地人,中级将官,掌握实权,不在之前改易诸守将的范围内。他笑说道:

“先生先去客栈休息,这事情颇大,得容某想上一想!”

“好,那周某便静候将军的佳音了!”

说罢他起身离去,唐恣将他送出了府外,等人走远了,在一旁的心腹蔡方说道:

“将军,当年先帝薨逝,您带着一支咱徐州兵,同另外一支青州兵,鸣鼓擅自离去,这四五年来,我心下一直难安,总是怕被陛下清算咱们。可惜,臧将军是没有能力顾上咱们了,他在朝中当了大官,我们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唐恣斥责道:

“不可妄言!”

将军接见了吴国使者,说明他动摇了啊……

唐恣复又叹息道:

“唉,咱们徐州的将领,那都是先帝请来做官的,当今陛下算什么,他是冲锋陷过阵,还是决胜千里过。谁想陛下来了这一出,把吴将军都调走了!”

当年吕布被擒,臧霸藏了起来,曹操募人寻找,见到臧霸很高兴,让他召集吴敦、尹礼、孙观、孙观的哥哥孙康等人,都来见曹操。曹操任命臧霸为琅邪相;吴敦为利城郡太守,刚刚被文帝调走;尹礼为东莞郡太守,两年前已经战死;孙观为北海郡太守,赤壁后不久因伤而死;孙康为城阳郡太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