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防疫89(1 / 2)

诸葛诞下值后,去了聚仙楼,到了那里发现,今日来的人可真不少,不仅有浮华小伙伴们,还有二三十生面孔,应该是最近来到洛阳的太学生。

诸葛诞心道,没想到如今夏侯玄、何晏等人的号召力就这么强了,我得赶快和你们做好切割啊……

诸葛诞只是进去和大家点头打了个照面,大家正在辩论着饥荒的原因呢,他便走到后面,把也来参加聚会的马钧拉到了一旁去密谈了。

从怀中掏出了清凉殿的图纸,又和马钧说了给陛下造清凉殿的事情。

这年头翻车是寻常之物,马钧见到新的用法,不由得眼前一亮,两人一番探讨过后,就约定了到时候让马钧来主持工作。

之后诸葛诞便推脱公务繁忙先行离开了。

众人觥筹交错,诗文唱和,忧国忧民,助财助粮的事情,他倒是没继续参与。

到家吃过了晚饭,诸葛诞便拿出了纸笔,在厅中开始奋笔疾书防疫的注意事项,这是他这一天多思考的结果,打算明日送到河南尹司马芝那里。

流民们好不容易都走到河南来了,总不能因为疫病再死人……

母亲和妹妹见他忙碌,不由得也上前来观看。

诸葛诞已经写了一段了,是借用明末吴又可的《瘟疫论》来开篇的,里面还提到了才死去五年的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为了引起河南尹的关注。

妹妹诸葛瑶便在一旁好奇地念了起来:

“春夏秋冬皆有温病,发热是其症状。而与温病相对之伤寒只在冬时爆发。历年比较下来,瘟疫四时皆有。说到伤寒,每到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六七日失治,也不会变成其他疾病。这病用上发散之剂,一汗可解。也有不用药自解者,并不会因发汗不当而引起皮肤发黄、说胡话、狂乱、舌苔芒刺等症状。上面皆是感冒肤浅之病,非是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但有轻重之分。但终究是感冒居多,伤寒稀有。况瘟疫与伤寒,感受有霄壤之别,鹿马攸分,更可见伤寒世所稀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猝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后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瘟疫,均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告世;至于瘟疫多于伤寒百倍,我辈安忍置之不论?”

读到这里,诸葛遥便惊讶地打量起了自己的兄长,不过她没有开口询问兄长何时对医学也有了研究,又接着念道:

“大灾后必有大疫,公休我有些建言。一是,疫情因脏乱传播,集中流民,给其建茅房和水沟。二是,多撒生石灰,以便消毒。三是,杜绝吃腐败之物,尤其是老鼠,看见一定要就地焚烧掩埋。四是,建隔离区,有症状的流民要送进去修养治疗。五是,赶制口罩,瘟疫乃是空气传播,流民、医者皆要戴。六是,流民须喝上干净的开水,而且还要勤洗手。这些如果都能做到,便能够很好的预防瘟疫的到来了,望君慎之重之!”

诸葛遥念完,拿起了兄长写的草纸,吹了吹,佩服地说道:

“兄长,你懂的可真多呀!”

诸葛诞心道,哪里哪里,我还有管理上的建议呢,不过我便不写了,那些大聪明都比我厉害,在他们面前我只能算是个弟弟。对了东汉时徐州便有石灰窑了,洛阳周边应该也有吧……

母亲也欣慰地说道:

“诞儿已经是能为百姓请命的男子汉了!你父亲要是知道了也会很欣慰的!”

说着她又感伤了起来,诸葛诞安慰道:

“母亲谬赞了,诞儿我只是想尽些绵薄之力罢了,我想父亲年后一定能来和咱们团聚的。”

他又起身,伸了个懒腰,对诸葛瑶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