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校事上门(1 / 2)

诸葛诞又边写边说了定喘汤、河车大造丸、桑菊饮、真人活命饮的配方与功效,写完后嘱咐诸葛乔好生保养身体,又要他到了蜀中,好生劝解一下从兄诸葛亮,为了身体,切不可事事亲力亲为,汉室可不是三五年就能复兴的。

他又说道:“我便不写书信与堂兄了,若为人所知,告我里通外国之罪就不好了。”

诸葛诞心里想的却是,我就让大侄子去劝劝孔明,外一他多活几年,还能给那司马懿多找点麻烦,我也能寻找到出头的机会……

诸葛乔在开始时就走过来观看他书写了,见诸葛诞写完,便说道:

“多谢叔父的药方了,话侄儿一定带到。”

顿了两秒,他又说道:“现今三分天下,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叔父就不想有所作为吗?”

诸葛诞笑了笑:

“宇宙甚广,豪杰尽多,我诸葛诞,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诸葛乔反驳道:

“但男儿天生八尺之躯,自然要轰轰烈烈,做他一场,成与不成命也,所争者,乃是青史之名呢!”

之后他又凑近了一些,调低了音量,“不若叔父同我一同入蜀,二叔在信中与我说,其他族人暂且不提,如若从爷爷一家有意,就带其一同离魏。从叔如果能与我一同入蜀,定能得到二叔重用的!”

诸葛诞笑了笑,小声的回道:

“复兴汉室,谈何容易呀,要是能做的来便好了,若是做不来,反而不如不做的要高明了。非是我深谋远虑,能预见什么,也不是我顾惜自己的名声,只是父母俱在大魏,朋友亦高情厚爱,我真是不忍轻抛此地呀!”

“小从叔你这话说的,父子兄弟,为了名利,都免不得分离几时,何况朋友的聚散。”

诸葛诞赶忙叉开话题,他怕隔墙有耳,校事府还挺厉害的,谁知道诸葛乔来这里有没有被盯上。

“听闻你兄长诸葛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

诸葛乔道:“确实如此,之前吴王问兄长父亲与二叔谁更聪明,兄长回答说,父亲更聪明,吴王问其原因,兄长说,父亲知道应该服侍谁,而叔父不知,所以父亲更优秀;半月前蜀国来使,吴王令使者回去后找二叔要马给兄长骑,兄长当时就谢了吴王,吴王问其为何马还未至,便称谢了,兄长说蜀国就好像吴王在外面的马厩,如今有了旨意,好马就一定能送到,他如何敢不谢呢。”

说到这里,诸葛乔不以为然的摇了摇了,兄长这算是谄媚了吧,非是君子所为啊……

诸葛诞叹道:“锋芒太露啊。”

校事府,抚军都尉刘慈今日早间接到了手下人的汇报,说是有陌生男子拜访尚书郎诸葛诞。

到了中午又经聚仙楼的内线报告,说那人有江东口音,可能是从东吴来的。刘慈便吩咐手下,继续派人监视,不可惊扰。

等到了傍晚,诸葛诞叔侄二人与来拜访的许仪,在家吃刘婶做的炒菜时,校事就找上门了。

进来后便询问了诸葛诞,诸葛乔是何人,来洛阳有和目的。

诸葛诞情知已经被校事府盯上了,不能隐瞒了,便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是从江东来的从侄来看望自己,并没有什么别的目的。

抚军都尉刘慈也只是让人盯了一天后,直接派人来问个清楚了,他认为年轻人也没有什么权力,不会做出不利于国家的事情。所以来的这两个校事也未在家中搜查翻找,只是问询了一下便离开了。

青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