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洛阳一日游(1 / 2)

来人身高七尺有余,长相俊朗,面色红润。

看到他来了,华表正好是面对尚书台院门的,他赶紧说道:

“嘘!卫尚书来了”

吏部尚书卫臻,字公振,不爱朋党,明于事理,善断军事,善于水利,还有优秀的书法造诣。

众人纷纷上前和他打招呼。

他宣布了陛下的诏书,也说明了尚书台在重建太学上要发挥出作用,要为陛下推荐优秀的五经博士,要多快好省的完成太学的建设。

他们尚书台有五曹尚书,官吏选拔和工程营建正是其中的两曹。

忙忙碌碌整个国家的政务都汇聚到了尚书台,诸葛诞一天听了很多,也替上官书写了些公文,什么冀州又干旱,什么西北鲜卑又械斗,什么涿郡北部为鲜卑寇盗,什么派往西域的使者返回了,什么某地上报的为父报仇手刃仇人的重大刑事案件,他也没发表什么意见,只是看着听着,主要是不懂啊,有的地名还没和现代对接起来,律法也不懂。

无所事事半天的当值结束了,他便回到了自己在城东永和里小小的家。

看来还得把各种经义、法律的书卷都弄来研究下,省的将来用到时出丑……

收购个造纸作坊玩玩也行呀,今天发现尚书台也有纸,不过重要文书都是用竹简书写的……

“少爷,门外有人下了拜帖!”大牛院里喊道。

“哦,是谁呀,拿来我瞧瞧!”

明日午后下值后,邀请我去聚会,地点城西聚闲楼,邓飏。

这就开始要有清谈的影子了么,我擦,我不想被曹睿大佬惦记上啊。

“少爷,该吃午饭了。”

“呜,端进来吧!”

大牛把他母亲为诸葛诞做的饭端了进来。

今天是蒸饼,酱拌萝卜丝和肉丝,凉拌香椿,肉羹,这两天每天来来回回就是这菜色,有时候会是胡饼,韭菜,鸡蛋。

要说诸葛诞生活还是相当不错的。

昨天他翻厨房,发现家里还有口像小鼎一样的五格铜火锅。

晚上一定要换个口味,就火锅了。过几天试试炒菜,铁锅不是问题,植物油都是用来点灯的,应该能炒菜,再不吃点习惯的炒菜,嘴里就要淡出鸟来了……

今天晚上之前,夏侯玄去找邓艾的信使就应该到了吧,不知道他兄妹二人说服德阳公主去北邙了没……

饭后。

“大牛,陪少爷我街上转转!”

“好的少爷。”

大牛驾着马车就带诸葛诞出了胡同。

先是遥望经过了依次排列在南宫预留地东侧区域的太尉府、司空府和司徒府。

然后到了城池的中轴线铜驼街。

远远地经过北宫,诸葛诞心生感慨。

哎,洛阳现在还没有恢复到初平元年董卓火烧之前的气象啊,重建的洛阳也不是原来那个洛阳了,造孽呀……

老城区宫殿焚毁倒塌,拆除不易,到现在城内很多地方还是荒废着的,比如他曹家的宗庙,现在都还在邺城呢。

洛阳是个好地方啊,和许昌、邺城相比,地处中原的洛阳能避开吴蜀两国的军事威胁,还可控制西面的汉中、西凉,向北连接冀州和幽燕,青州、徐州也近在咫尺,往来物资转运也方便。

一路想着,大牛就把车赶到了城西商贾酒肆繁华之地。

狗吠洛阳市,冠盖相追逐。

诸葛诞让大牛看着马车,自己就徒步边走边逛。

看到了几家布店,还有裁缝店,酒楼,药铺,医馆,铁匠铺,木匠铺,很是热闹。

当然了沿街的小吃看着也不错。

人来人往的还挺兴旺的。

当然了,也少不了有些破衣烂衫的流民。

诸葛诞进了一家杨记布店,那掌柜看见他进来便招呼他。

“客官,买布呀?”

“我先看看。”

布店里丝织品、葛布和麻布很多,却没有蜀锦出售。

看来蜀锦产量低,只有达官贵人才用的起呀,怎么没有卖成衣的……

他想了会。

应该是穷人买点布就回家自己做了,有钱人自然有裁缝上门服务,我要是开个成衣店还不得赔掉底裤呀,我也没有影响力让士人穿后世款式衣裳,不行不行不靠谱……

怎么才能发点财呢,先定个小目标……

诸葛诞摸了布,就离开了。

找到了明日邓飏约定的聚贤楼,诸葛诞就在路边买了点大枣,边吃着边回到了停车的位置,剩下的大枣便都给了大牛了。

“谢谢少爷!”

“走,咱们去西北角瞅瞅”

“好的少爷。”

看到诸葛诞直接就往马车上跳,大金赶紧说道:

“少爷马凳。”

“不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