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定位群体44(1 / 2)

事情办的顺利,连带顾铭心情也不错。

翌日,顾铭和房东签订了合同,包里揣着租房合同,心血来潮到学府路和自家店铺所在的东庆路周边转了转,上次是走马观花,这次他打算好好看看,也算是做个市场调查。

转悠一圈下来,也对周边环境有了大致的了解。

首先学府路,顾名思义,因为庐陵卫校和南山大学存在而得名。

这条路来往行人以学生占绝大多数,相应的各种小餐馆、小吃店非常多,以经济实惠为主。

南山大学虽然不是全国性知名院校,但历史悠久,是教育部和省里重点扶持的综合性大学。外省生源占比很重。

这里几乎汇聚了绝大部分菜系口味。

但这和顾铭关系不大,这种模式虽然很赚钱,但太累,主打的就是学生群体,薄利多销。和自己的发展不符。

来这里主要是想多了解一下,心里有数就行。

在几条街附近转悠了许久,他顾铭主要是观察东庆路周边,一大圈下来,他发现周边居然没有一家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灨菜馆。

在他看来,这确实有些不正常。灨菜虽然杂,可这里地处腹地。

不该会是这种情况才对。

想了半天,没想出个所以然,索性也不再费这个脑筋,心道,既然没有一家正经的,那正好,自己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其实还是顾铭的惯性思维导致的,这时候的餐饮业还没有真正兴起,庐陵又毕竟只是个小地方,大品牌还没关注到,小的又没形成规模。

所以才有现在这种情况。

看完以后,他心里就有底了。

既然目前还处于蛮荒初期,那正好可以形成差异化经营。

把受众人群定位在已经工作的这部分群体。

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有消费实力,也有大量的需求。只要打出口碑,不难立足……

花了半天时间走访了周边。顾铭心里也有底了。

说实话,虽然有些其他人没有的先知优势。可对于顾铭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总是有些担心的。

和摆摊卖衣服不同,那个是他在知道前景的情况下,不需要太多技巧,说难听点,只要是个人来干,都能挣钱?。

可开饭店不一样,知道趋势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好是另外一回事,他是想要把这个当成一辈子的事业来经营的。

这毕竟是一个相对专业性较强的行业,有太多因素影响了。

这边看完,顾铭马不停蹄找到一家装饰公司,虽然店铺原先就是做的餐厅行业,可是和顾铭的心里的场景还是有些区别。

既然要做,那肯定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来做。

按照顾铭的要求,装饰公司给了一个方案,花了近一万块钱。可把他心疼坏了,不过是微微调整了一下内里的布局就花了一万,这要是重新装修,得多少钱?

庆幸找的是这种店铺,否则自己这点儿钱还不够装修造的。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