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麻婆豆腐开始_分节阅读_第673节(2 / 2)

  现在陈年非常合理的怀疑这个傅庭是不是和傅新有点关系。

  因为当时他有和傅新聊过小时候,他们也不住在江南,而是在北方,具体什么地方他不记得了,回到江南老宅是傅新五六岁的时候。

  而且傅新对于他父亲这个人的评价也很复杂。

  就是偏执心太重。

  这么想来好像这两个人都能对得上了。

  傅新家里以前颇有资产,只不过在没落之后才被一直考都考不上的父亲挥霍光了。

  要不然傅新怎么会说他是寒门子弟,毕竟寒门那可和普通的老百姓不太一样,寒门好歹那也是有个门的。

  起码是有些书读的。

  想到这里他们也就先回了家,陈年倒是不急着去求证这件事情,毕竟自己还要在这里待很久的时间,以后有的是功夫。

  现在陈年脑子里想的是怎么样能够再赚点钱,除了在宋三老爷子家里帮忙干活之外,自己肯定也需要搞一些收入的。

  去给客栈什么的打工当小厮不太现实,主要自己的时间不太合适。

  虽然自己有文化也能写字儿,可出去摆摊卖字的话,一来自己没有钱买不起笔墨纸砚,二来在这县城里还是不一样,在这里谁用你写字啊?

  写一封家书是能找人邮出去,但问题是人家收到之后也看不懂,有这功夫还不如找熟人带句话来的实在。

  所以要是光靠着写字赚钱,那得饿死。

  自己有点文化也可以去给有钱人家的少爷公子什么的传授知识,但人家有这个钱为什么不招像傅庭这样的秀才呢?

  想来想去陈年还是放弃了靠知识来赚钱。

  回去之后陈年一眼就瞥见院子里有一盘石磨。

  这让他灵机一动。

  “对啊,我可以做豆腐!”

  “这玩意儿我擅长啊,当初在江南的时候我可是人称豆腐牛郎来的!”

第694章 豆腐牛郎的烦恼

  就在陈年思索着要不要重操旧业的时候,忽然又想到了一个事情,就是做豆腐需要用豆子,豆子自然也是需要出去买的。

  要做一斤豆腐则需要五斤的大豆才可以,如果换成黄豆的话,一斤黄豆则是可以制作三斤的豆腐,因为这两种豆子中所含的水分不一样,所以所需要的用量也不同。

  现在外面黄豆的价格要比大豆高不少,整体算下来还是用大豆做豆腐成本低一些。

  但现在大启王朝的市场行情是一文钱能买三斤左右的大豆,而豆腐的价格普遍是一文钱一块儿,一块儿的重量大约为半斤左右。

  也就是说自己买三十斤大豆,需要十文,可以做出六斤左右的豆腐。

  这六斤左右的豆腐可以卖出十二文钱,只能赚到两文。

  两文钱在这个时代如果省着点花不考虑口味和营养什么的也足够自己吃饱了。

  但问题又来了,自己从哪儿能搞到这初始资金十文?

  别看这点钱不多,对于有钱人来说可能掉在地上都懒得去捡,对于穷人来说可是要命的,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宋三每天虽然都卖些杂碎,但真正赚到手里的钱却没有那么多。

  毕竟就算是杂碎那也是要从入屠户那里买的,顶多价格便宜一点,但宋三所做出来的杂碎汤的售价也同样不高,一天下来也就能赚个七八文钱。

  还要去掉生活开支。

  买柴火要钱,买粮食要钱,一切都需要用钱。

  虽然宋三老爷子手里肯定还是有些存款的,但是自己肯定不可能去跟宋三老爷子要,而且人家愿意收留自己就已经够可以了,再从人家这儿拿钱就说不过去了。

  “或者说去给一些酒馆打杂?”

  这也行不通,一般来说酒馆想要招的是长期工,最好能吃住在酒馆里,万一晚上住店的客人有个什么事儿也好招呼。

  陈年肯定是没这个时间的,他还想要帮宋三老爷子处理处理杂碎呢,毕竟要留在这儿,总得多表现表现才行。

  “或者是去做苦力?”

  可陈年想了一下自己现在的身体条件,短时间内肯定是干不了这些活儿的。

  想到这里,他不禁又开始泛起了愁来。

  主要是这第一桶金不好赚。

  “算了,这几天的时间再寻思寻思,以我脑海中的知识储备量,就不信找不到一个赚钱的方法。”

  早上回去之后陈年就开始帮着宋三老爷子劈柴。

  杂碎要等到下午的时候才能去屠户那里买,毕竟现在人家卖的肯定都是整块儿的,这种价格自然要更贵一些。

  “恩公,之前我在卖杂碎汤的时候听他们说您以前是给大户人家做饭的,那一定很厉害吧,大户人家吃饭是不是都特别讲究?”

  宋三听到这话,转头看了一眼,似乎看穿了陈年的小心思,笑了笑说道:“那都是以前的事了,不过大户人家吃东西确实讲究,普通老百姓连粮食都吃不上,人家院子里可都是有粮仓的,而且我们吃不到的肉人家也是随便吃,三天两头的就炖一锅,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偶尔也能偷偷喝一口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