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麻婆豆腐开始_分节阅读_第278节(2 / 2)

  紧接着他才终于发现,这哪里是蟹黄啊,这分明就是鱼籽!

  对方居然把鱼籽做成了蟹黄一般的模样!

  这也太有创意了吧!

  陈年终于弄明白为什么端上来的是一只螃蟹和一条鱼了!

  因为这只螃蟹,除了外面的那一层壳之外,其余的内部构造全部都被换成了鱼!

  蟹黄是用鱼籽做的,蟹肉则是用鱼肉做的!

  包括那些腿里面也都是如此!

  “简直无敌了!”

  陈年把所有的鱼肉都从蟹的身体里面拆出来,还有那些从钳子里腿里拆出来的鱼肉上面居然还覆着一些红色的薄膜,对方居然连这一层也模拟了出来。

  将他们全部都放在螃蟹壳里,随后稍微倒入一些随同这道菜被端上来的蟹醋均匀拌起后,用勺子挖起一股脑儿的放入口中!

  鱼香味儿带着淡淡的蟹香味儿沁满口腔,口感和味道也相当不错,但毕竟鱼肉和蟹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在吃的时候陈年还是感觉有那么一点点的古怪。

  并不是不好吃的那种古怪,而是有一点违和的感觉。

  吃掉了螃蟹之后,陈年又把目光放在旁边的那一条小鱼上面,既然这只螃蟹是用鱼肉做填充,那这条鱼自然不用多想,肯定是用蟹肉做的了。

  打开之后,陈年才发现自己想的果然不错,这鱼肉确实是用螃蟹做的,但是肚子里的鱼籽却是用蟹黄做的,等量交换了属于是。

  不过在吃螃蟹的时候,陈年发现那些关节的交接处有鱼胶作为粘连起来的连接物,按理来说,这条鱼的身上也应该有类似的惊喜。

  前前后后的看了一遍,最后陈年把目光放在鱼皮的身上,这条以蟹肉所做成的鱼皮的颜色呈现金黄色,用刀切下来一小块鱼肉放入嘴中细细品味之下,果然吃到了蟹黄的味道。

  要知道陈年切的这块鱼可是不带鱼籽的,也就是说蟹黄被厨师精心处理过,抹在鱼身上进行了上色处理。

  “人外有人啊。”陈年自问自己现在肯定是做不出来这样的菜的,因为想要做到这一地步,那肯定得先把普通的菜做好,然后再考虑这种级别的创新菜。

  毫不夸张的说陈年现在连食材都没有了解透,自然做不出这样的东西来。

  现在陈年也只是把做过的那些菜以及那几个菜系当中的一些菜能做好而已。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好气馁的,毕竟大家的起点本身就不一样,而且自己充其量也就做了半年多而已,他们哪一个不是做了好几年的?

  差不多就在五分钟之后,陈年的这一锅鱼羊鲜也终于好了。

  工作人员帮忙拿过来十几个喝茶用的茶盏,然后开始往里面盛汤,盛好汤之后又把鱼肉和羊肉放进去一些,除此之外还有先前处理好的菜以及芡实、蟹肉之类的。

  确保每一份当中都能够吃到这些食材,只不过端给评委的那三份还得是鱼身上最好的位置。

  毕竟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也不算是巴结评委,但毕竟评委是负责打分的,自然要把最好吃的端过去才行。

  终于轮到陈年所做的这道菜,先前那些评委们和嘉宾也关注过一段时间陈年这边,但后来陈年开始用小火煲汤之后也就再没了什么动作,因此他们的目光这才挪开。

  评委们看着自己面前的小碗,里面的汤汁呈现奶白色,浓郁无比,香味儿从容器内散发而出,就像是有生命一般的一个劲往鼻子里钻。

  “果然是鱼羊鲜。”一个评委点头说道,先前正是他首先猜出来陈年要做的就是这道菜。

  “不过这个白色的好像是一味药材啊……是什么来着?”

  “应该是芡实。”

  “居然是芡实,没想到啊没想到,而且上面的这菜应该是蒲菜吧?没想到他所用到的材料全部都是时令食材,有心了啊。”

  评委们纷纷点头,先前也有厨师全部使用时令食材来做菜,但用到的种类并不像陈年这么多,要知道对于一道菜来说,所用到的食材种类越多,其难度也就越高。

  因为不光是要对食材进行处理,还要考虑到其味道能不能相辅相成,如果一味的追求食材应季,只管胡乱堆砌而不管其口味如何,那做的菜绝对是失败的。

  别人做的菜是色香味俱全,而且其中还有着一定的寓意,而你将一堆时令食材放进锅内,搞了个一锅乱炖,别说色香味全都没有,便是要从中想一个好的寓意出来,那都得生搬硬套。

  评委们想到这一点,纷纷觉得陈年能在鱼羊鲜的基础上做到这一步,如果到时候味道还不错的话,其实就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第337章 生活处处凡尔赛

  看了一会儿这汤里所用到的食材,他们终于有些按捺不住的准备开始品尝。

  先前一共吃过了十七位厨师所准备的菜品,在那些菜品当中有些口味偏重一些,有些口味偏淡一些,虽然在每吃过一道菜后他们也都会喝一口水漱口,但嘴里还是不可避免的会感到口渴。

  而且虽然在前面吃了不少,但那些分量都是很少的,每一个基本就是一口的分量,所以到现在差不多也刚刚开了胃,正到兴头上。

  这时陈年端来一盅汤的时机就十分恰到好处了。

  既有羊肉和鱼肉,能吃点儿,还有满满的汤汁能让他们最后再垫垫肚子。

  陈年这次做出来的鱼汤色白如乳,上面飘着一层细细的油珠,轻轻用嘴一吹便调皮的滚到了一边。

  “点额不从龙,归来伴凡鱼。”

  这来自唐朝的诗句,极大程度上的表明了鱼肉的鲜美程度。

  “那各位老师请吧。”其中一个评委终于按耐不住了,说了一句之后便舀了一勺汤送入口中。

  鲜活!

  鲜美!

返回